夺了老爸的权,独掌朝政。从此骄奢淫逸,国库因为战事频生而虚耗枯竭,可他到处聚敛钱财,富比皇室。
自孙恩攻克沪渎之后,他就已调集冠军将军高素守石头,辅国将军刘袭堵淮口,丹阳尹司马恢之戎南岸,冠军将军桓谦防白石,左卫将军王嘏屯中堂,谯王司马尚之卫京师,更招远在会稽的刘牢之回来支援。同时司马元显还沿江设栅,想要阻断孙恩的水军通过石头城。
然而不等他准备完备,孙恩大军已经袭来,司马元显无法,只好仓促出兵迎击。那孙恩虽然打不过刘裕,对付司马元显却是小菜一碟,只指挥着麾下那些又高又大的楼船一通乱撞,就将司马元显打的溃不成军。
司马元显屡战屡败,京师告急,孙恩得意异常,眼看就要拿下建康。司马元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老子司马道子更是荒唐,也不思索什么却敌之策,成天只会在蒋侯庙中焚香祈祷,和当初被杀的那个会稽太守王凝之一个德行。
可司马道子却比王凝之幸运多了,也不知是不是他的诚意感动了上苍,老天竟在长江上吹起一阵西风——六月天的西风,真真堪比当初赤壁大战隆冬时的东南风——这风一连吹了好几天,将孙恩的舰队给吹了个七零八落。等到风停,孙恩好不容易重整部队开到白石,这才发现朝廷已经摆好架势陈兵待战,原来就在他逆风不能前行的这几天,谯(东晋的谯郡位于今安徽省巢湖市)王司马尚之的部队终于及时赶到,就驻守在积弩堂,而另一边刘牢之也终于带着他的北府兵赶到了新洲。
孙恩这才发现自己原来已是孤军深入,自己现在虽然可以率兵攻打建康,但人家早有防备,一时半会难以拿下,而且这样背后的退路就会被刘牢之截住,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所以眼下只有一条路:走,赶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孙恩无奈放弃攻打建康的计划,回师北上郁洲,正遭遇高素之子高雅之领兵来战。高雅之本要报当初在余姚的兵败之仇,不想又被长生党打败,更被其俘虏,于是孙恩军势复振。又派遣党羽攻克广陵,杀死守兵三千。
朝廷见无人对付得了孙恩,忙下旨调任一向对付孙恩颇有成效的刘裕为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太守,召集兵马讨伐孙恩。果然刘裕一出马,孙恩就在郁洲(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云台山)吃了个败仗。跟着就是孙恩一路逃,刘裕一路追。刘裕沿途与孙恩大小数十战,无一不胜。孙恩先是逃到沪渎,接着又逃到海盐,刘裕毫不客气,一战又是斩俘过万,孙恩被杀得他抱头鼠窜,自浃口入海,再次逃回海岛。
刘裕手上水军只有小船,无法渡海追击,不得已只好罢兵。司马元显这些年被孙恩搞得焦头烂额,本以为把他赶走了能过几天安生日子,结果西边的桓玄又不安分起来。
原来就在孙恩威逼京师之际,荆州刺史桓玄就想借着孙恩威胁京师的机会,明里声言率兵讨伐,暗中想要进驻建康夺取大权。还好刘裕用命讨贼,司马元显见孙恩大军一退,马上就下诏阻止桓玄,桓玄没了借口,只好罢兵。但司马元显已经开始对桓玄心生畏惧,有意出兵将其消灭,东晋王朝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又开始暗流涌动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