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杀差拨夜访徽州府 听醉言得线玄摩剑(3 / 3)

沧海流觞 于偲鱼 5166 字 2017-10-17

显也不过,只要是走露了风声,肯定就是从您张天问嘴里走的风儿。

张大人暗赞陈光心思敏捷,想不到两年不见,自己眼中曾经的娃娃心思竟精细到了如此地步!他微微一个愣怔,假作自然的一笑:“贤侄,隔墙有耳的道理你自是明白,以后诸事都需谨慎,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才是天长地久为官的箴言”。

张大人这番话确实出自肺腑,陈光心头一暖,端起茶壶给张大人添了些水,自己也斟了一些,举杯在手道:“世叔教诲,侄儿一定牢记在心”,说完将茶水一饮而尽。

张大人也端起杯子满饮一碗,看时候差不多了,这才转了话缝渐入正题,试探着问陈光道:“我本也不该问,但是思前想后总觉得非问不可”。陈光信任的盯着张天问,道:“世叔单说无妨”。

张大人闻言登时心花怒放,沉声道:“我知侄儿此来徽州定有要事,几日来见你愁眉不展,作叔叔的心中不忍,若有什么能够帮上忙的侄儿但说无妨”。

张大人嘴上关心,实是要解心疑,要知陈光的另一个身份是锦衣卫,为官的屁股上没有一个干净的,张大人生怕陈光此行与自己有什么干系,连日来心神不宁,总想找机会打探一下陈光的虚实,今天机会终于来了。

陈光先道了声谢,继而道:“世叔,侄儿此行真可谓山重水复,随后却又柳暗花明”。张大人没说话,仔细的听着

。陈光情绪十分激动,霍地起身,说道:“世叔,你可要问我此行的目的”。

张大人心中焦急,真恨不得一脚踢死这个故意卖关子的侄儿,心道:“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心下如此思量,嘴上却卖玄机:“世侄,锦衣卫所行之事多关乎国家社稷,做叔叔的知道你为难,不想多问,也不能多问”。

陈光哈哈一笑,摇头道:“世叔,我这次来为的却不是社稷,而是一把剑”。

“一把剑!”,张大人这下可真是糊涂了,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陈光补充道:“没错,一把剑,号称玄摩的一把剑”。张大人狐疑的摇了摇头道:“没听说过”。

白琪在窗外听得明白,一听到玄摩两字心中顿时敞开了两扇窗户,恨不得跳进屋去问个清楚。

陈光打了个酒嗝,又道:“其实,侄儿也不知上头要这剑干什么,但此次指挥使亲自前来,想来干系颇深”。张大人一听指挥使亲自前来,不由得瞠目结舌,但听此事与自己无关,总算是放下心来,他只关心自己头上的乌沙,也懒得深问,遂随声搭话:“现在可有着落了?”。

陈光紧紧攥着拳头道:“有了,我明天就离开徽州,今夜算是作别,世叔不必相送”。

所谓客走主安,但两家世交,张大人仍假意挽留:“回来一次不容易,怎么说走就走了,做叔叔的好歹也要留你住上几天”。

陈光笑着摇头道:“公事在身,已在府中打扰数日,叔叔对侄儿这份情义,陈光自当牢记在心,他日定衔环相报”。两人又闲聊片刻,陈光这才辞了出来。

白琪尾随陈光来至住处,陈光一头栽倒在床,须臾已是鼾声如雷,白琪蹲在屋外,想再听些关于玄摩剑的消息。忽闻一阵急促的锣鼓响声,继而有人失声喊道:“杀人了!

杀人了!”。白琪眉毛微微一挑,已知藏在假山下的两具尸首暴露,不愿再多生事端,遂飞身上房,几个纵跃,消失在夜色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