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3)

战国纵横家 楚月江南 5703 字 2017-08-02

,张兰只此一个宝贝儿子,到处托人寻找不见,心中自然烦躁难耐,就连生意也毫无心情打理了。店小二听张兰不耐烦,当下也顾不得了,心中着急,一时之间也忘了如何称呼张仪,只得连连喊叫:“东家、快出来,快出来……。”张兰听店小二喊得奇怪,心中稍有疑惑,便从柜台里走出,一边走一边抱怨道:“我耳朵还不聋呢,喊什么喊哪……”张兰正说着,人走到门口,抬起头来一看,见门口站着一人,那人跟自己正打个照面,张兰立刻呆在那里,张仪见到张兰出来,朝他喊了一声“爹爹”。张兰呆在店门口一动不动,像是僵死了一样,就连张仪喊自己一生“爹爹”,也似乎没听见一样。过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内心一阵酸楚疼痛,也不顾周围人来人往及店里的吃酒客人,他老泪纵横的哭道:“你,你是我的仪儿吗?”张仪望着父亲斑白的头发,似乎比三年前老了许多,憔悴了许多。忍不住也流下泪来,上前握着父亲那满是皱纹的老手,声音颤抖的应道:“父亲,我是你的仪儿啊。”张仪当初偷偷离家出走,张兰内心万分焦急,四处托人寻找仍然找不到踪影,心中恼恨之际,恨不得儿子回来之后将他狠狠地痛打一顿。可如今见到儿子就站在自己面前,心疼倒占了大半,哪里还顾得上打儿子呢。当下让店小二拿着行李,自己携着儿子慌忙走进店里,将张仪安顿下来。

张仪回到家中,几日来只在屋内安坐,也不去外面转悠,更不与那些儒墨之士来往,相比以前倒是安分了许多。张兰看着儿子像是变了一个人,不再是从前的轻浮、狂躁,倒显得沉稳、成熟、懂事了许多。张兰即为儿子能够成长感到高兴,心下也颇为疑惑儿子在外面究竟遇到了什么而变得如此模样。

再说苏秦自二人分别后,虽说也急切想要回家,但是相比张仪来说,又显得心事重重。一来他实在是想念家中的母亲妻子,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就这样回去,会热得母亲的责骂和邻居的嘲笑。然而,自己如今实在是一事无成,若是不回家去,自己又能到何处呢?如此徘徊犹豫,矛盾纠缠着苏秦的内心,始终不能释放开来。因此,原本一个月的路程,他却走了三月有余,仍然未回到家中,就这样走走停停,还多亏张仪临行之际给了他足够的盘缠,否则恐怕他早已经饥饿难当或者饿死半途了。

苏秦一路缓缓而行,虽然走的缓慢,但是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行了多日,终于远远地望见了前方一座城池,苏秦知道,这座城池就是名扬天下、身为天下之中的洛阳城,天下之主——周天子的都城。洛阳城素来以城池繁华、人口众多、物流频繁声名远扬,又是周朝天子的都城,列国君主均有按例到洛阳城觐见天子的义务,因此洛阳城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一种荣誉和神圣权威的象征。

然而,当苏秦走进看时,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洛阳城门残破,城墙倒塌,像是一个身上到处都是伤口的老人,禁不住让人唏嘘。稀稀疏疏的人在城门口进进出出,所有人似乎都是无精打采的,全都没了曾经的繁华与热情。苏秦看到此番情形,心中颇感疑惑,看那破败的城墙,明明是发生战事导致。但是并未听到哪国又来欺负周天子呀!进城之后,苏秦在靠墙门口的一个茶棚坐下,给老板要了些茶水食物,准备垫过肚子之后在出城回家。正在吃茶之际,只听后面有人喊道:“苏兄,别来无恙啊!”苏秦听到后面有人再喊“苏兄”,心想我已经三年不曾回家了,洛阳城也没有我的熟人,兴许是同姓的吧。于是并不理会,继续喝他的茶水,吃他的饭。

后面那人见他并不回头,也不在意,走上前去站在他背后,用手碰了碰苏秦的肩膀,笑道:“几年不见,苏兄别来无恙啊。”苏秦见有人在身后招呼自己,于是回头朝那人望去,只望了一眼,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异的神色,眼睛也瞪大了几许,连忙站起说道:“原来是张兄,好久不见!”说罢,朝那人拱了拱手。这人正是苏秦的同乡,名叫张辰,以经商为业,如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常年在列国之间贩卖货物,今天偶然经过洛阳,却在此处见到一人正在吃茶,觉得模样跟苏秦有些相像,招呼了一声,见那人没答应,还以为自己喊错了人呢。于是又上前招呼,没想到正是苏秦本人。

两人虽然并不太熟,素来交往不多,但是相隔三四年有余不见,他乡遇故知,乍然碰面,倒显得亲近了许多。当下两人又坐在茶棚下饮茶相叙。苏秦向张辰询问了家中母亲兄弟的情况,张辰都说挺好,并不见有甚困难。又询问起洛阳城何以如此残破,张辰只一个劲的叹气摇头,只连连喊道:恐怕我周朝社稷越来越得不到上天的垂顾了。苏秦听他言语中满是失望和悲愤,料想洛阳城毕竟发生了许多大事,虽然他从前并不曾来过洛阳,但是父母之邦,自己身为周朝人,心中也多少有些顾念。如今眼见城池残破,伤民遍地,心中怎能不焦急难耐呢。于是上前问道:“究竟洛阳城发生了何事?”张辰又叹了口气,饮一口茶,像是润润嗓子好细细说书一般对苏秦说道:“周朝天子显王,你可知道?”苏秦点头应道:“知道,怎么?”张辰又继续说道:“显王有个弟弟名叫朝庸,生母乃是秦国公主,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