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走马边外(1 / 12)

秋风宝剑 秋风宝剑.CS 20739 字 2017-07-26

第十四章走马边外

话说朱忠义祖籍湖南,父亲年轻时外出闯荡,来到了安徽,加入了淮军。后因为中日战争,朱忠义的父亲随淮军来到了朝鲜,甲午之战一败涂地,便离开了淮军留在了关外,十几年的时间,经营了为数不多的土地,在镇子上开了一家小酒馆,后来看准了边外的生意,抵押了酒馆,买了几匹马,在城里开了一家小货栈,经营者辽西到边外的生意,家境愈发殷实。冯秀霞的父亲和朱忠义的父亲是参军的时候认识的,两个人结下了兄弟的情义,后来,冯秀霞的父亲加入新军,之后参加了民国的军队,凭着和冯麟阁的亲戚关系,在二十八师当了一个小军官,年岁大了,也离开了军队,和朱忠义的父亲一同经营一些小生意。

年终岁尾,往往要做一单大买卖,从辽西发货,到包头交货,还钱之后再进一批上好的皮货到奉天,其中的差价往往是一年的生意最大的一部分利润。

朱忠义将近二十,父亲为了培养儿子接管生意,便让儿子亲自押运一次买卖,第一次出门,朱忠义的底气明显不足,赵念清和李恩知道了之后,决定陪着朱忠义走上一遭。

三个人凑在了范彩玲家的酒馆,吃几个炒菜,喝点儿小酒,身子骨暖和了许多。

“小子,这些年发达了,大冬天的开始穿上皮衣了,挺立整儿的啊。”赵念清摸了摸朱忠义的皮衣调侃道。

“老毛子的,这回去边外做买卖我给大哥您也整一件。”

“你要去边外做买卖?”

“我爹让我去的,去一趟呗,能咋地。”

“你去过边外吗?”

“没去过,这赶路有啥的,之前去南方倒腾过茶叶,也没咋地啊。”

“你小子真是不怕死啊,告诉你啊,边外到处是马匪,搞不好死那边儿,你准备做多大买卖。”

“七百大洋,那崔家这回准备干一万大洋的买卖呢。”

“我陪你走一趟吧,你小子道行太浅。”

“中!这也是上过世界大战战场的男人,德军的神枪手啊,保镖,走着!”

一夜之后的清早,城门外集结了几十辆的马车和浩浩荡荡的商队,朱忠义听过父亲的嘱咐之后带着几个压货的车夫和李恩在一起等着赵念清,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赵念清牵着当年和张大当家换来的黑色的马,此时的马已经被李贵调教成了一匹正值当年的好马,日行千里,速度极快,赵念清起名“追风驹”,李恩的那匹黑马被赵念清命名为“闪电驹”。赵念清身着黑色的棉马褂,外边儿披着黑色的披风,带着水貂皮的棉帽子,别着当年威廉教官赠送的鲁格手枪,腰里挎着祖传的玉把腰刀,带着一把秋风宝剑,后边儿背着老佛爷当年赠送的毛瑟步枪,带足了子弹,一股贵气和心底油然而生的霸气一下子震撼住了所有人,连义州城的首富崔家花高价钱雇来的保镖都被赵念清惊呆了,一下子愣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大哥,你太霸气了,今天这趟货您就是大当家的,咱们兄弟都是你的手下。”朱忠义赶忙拉住赵念清的手。

“兄弟们,启程!”赵念清瞟了一眼所有人,下达了启程的命令,一下子所有人缓过了劲儿,跟着赵念清出发。

清早出发,到了中午,不论人和马,都略显疲态,随行的人问赵念清能不能找店吃饭,朱忠义也停了下来和赵念清商量吃饭的事情。

赵念清停了下来,看了看手表,跳下马走到了拉车的马的旁边,看了看马的状况,之后让李恩把随身携带的地图打开,赵念清看了看地图,之后便让李恩把地图收起来。

“兄弟们,晌午不吃饭了,也不歇着了,咱们坚持一下,力争天黑之前赶到北票。”

“大哥,天黑之前能到北票当然好了,可是......”

“白天胡子不敢贸然行动,咱们本来人手不足,不能走夜路,必须天黑之前找到镇子住下,要是耽搁了片刻,天黑了我们就会在道儿上,有危险就不好办了,快走。”赵念清此时的决定格外的坚决,朱忠义不好反驳只能跟着赵念清快马加鞭的向北票的方向前行。日落西山之时,赵念清一行人马已是人困马乏,好在马队赶到了北票。

“大哥,你算的真准啊,咱们找驿站歇着吧。”朱忠义长舒一口气。

“不去驿站,进城,找客店住下来。”

“大哥,驿站的价钱比客店低不少啊。”

“我们人少,住客店不会花多少钱,但是咱们的货要是丢了可就损失大了。”

“兄弟,听少爷的吧。”

“李恩,你去找店,把马喂足了料,让他们准备好菜,不要他们的酒,咱们的车上有酒拿一坛子咱们弟兄喝,记着,就喝喝酒暖暖身子就行了,不要喝醉了。”

“妥了,少爷。”

这一夜,相对平静,赵念清、李恩睡了一个好觉,整整一夜,没有胡子的袭扰,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