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杨至来时所想的那番出现暴动,只见城外包括老弱妇孺等千余人跪地而待,场面和谐。
“各位都别跪着,先起来,有事咱们好好说!”杨至说着上前把一花甲老人扶了起来,随后众人也都平身,问:“老人家从何而来啊?”
老人回答道:“我等来自葛山县安平村,前些日子我们村庄被太平教洗劫一空,村里房屋毁坏大半,已是无家可归,闻杨太守爱民如子,仁德天下,于是我便领着乡民千里迢迢而来,望杨太守收留!”
“望杨太守收留!”乡民们说着又跪了下去。
杨至问户吏,“城中可还有空缺民房?”
户吏为难道:“太守,这就是有,也不可能容下千余口人啊!”
杨至道:“有多少便腾多少,不够的话,就先让人在城西临时搭建棚子,先安顿好那些老弱妇孺,务必安抚,切莫产生暴动。”
户吏作揖道:“是!”
杨至将那些流民都安置在了城西,设粥给予吃食,以此安定民心,所以并未出现任何****。后经陈登建议,说是这城中人口已经饱满,应将他们分配出去在外重建村庄,那时刚好所建水利工程可以全面启动,众多良田一时无人开垦,这些流民便可解此所需。杨至照办。
就在杨至安顿流民、放粮设粥的时候,一辆马车正停于不远处,车中有佳人掀着帘子静静观看,乃东海士族糜家二小姐,糜兰萱。
“小姐,您这都看了一个时辰了,我们还要赶着回家为老爷祝寿呢,可别耽误了时辰!”车驾一奴婢提醒道。
糜兰萱依旧没有要走的意思,眼睛全都在那灰衣男子的身上,问道:“小燕,你说一个人要有何等之胸怀,才能容得下万万民之所敬仰啊?”
小燕挠了挠头,道:“奴婢愚钝,不知小姐所说何意!”
糜兰萱微微一笑,合上帘子,道:“大仁,大义,大智,大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