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儒士 郑玄(1 / 2)

长汉当歌 折伞 2317 字 2017-08-01

最近一个月来,陈登几乎天天都来下邳太守府里找杨至蹭饭,大肆的夸赞甘芷做的饭菜好吃,称其大家闺秀、聪颖贤惠、落落大方。甘芷脸皮薄,被陈登那么一夸,还是当着杨至的面前夸,说得她泛红的脸蛋都快滴出血了。只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好死不死的说了一句哪天替她做媒,寻个好人家,差点没被甘芷直接给扔出太守府。

吃完饭后,陈登就随杨至去工程地做考察了。

陈登边走边道:“杨太守身边之人皆非凡夫庶子之辈啊,看云长兄与翼德兄,皆当世超一流之高手,气宇轩昂、武功盖世,又嫉恶如仇、胆识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将帅之大材也,甘姑娘国色天香、秀外慧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夫之大贤也,令妹俏丽活泼、乖巧伶俐,家之大幸也。”

杨至笑问道:“怎么,陈校尉不像是缺我家两口饭吃的主啊?”

陈登道:“看你说的,我这可都是真心话,不过话说回来,甘姑娘做的饭就是香,杨太守赶紧择个黄道吉日把这亲给成了,要不然这姑娘叫习惯了,改口叫夫人很麻烦的嘛!”

杨至拍了拍陈登的肩膀,笑着大步的朝前走去。

“杨太守你等等我,我带你去个地方!”陈登叫道。

【闲天居】

陈登带着杨至穿过了一片竹林,眼前是座茅草石庐,庐外两三童子烹茶,茶香四溢,令人不觉心旷神怡。

“此乃何地?”杨至问。

陈登靠在杨至耳边轻声道:“大儒士,郑玄!”

话刚说完,只听石庐门开,从里走出了一位身穿儒服的老人,看样子已是到了花甲的年纪,但是精气神很好,面色红润,健步如飞,杨至也是被其风骨给震慑到了,心想这不愧是与道宗四圣齐名的大儒士,气势果然非凡。

杨至上前行礼,恭敬道:“晚辈杨至,拜见郑公!”

郑玄扶他起身,领他与陈登到石桌前坐下,刚好水开,两位童子便开始烹茶,其手法纯熟,显然已经精通,恐怕也练了有个四五年,所以外貌看起来只有十一有二,但是心性却早已远超。

“杨太守,陈校尉,请品尝一下老朽这青竹春,看看味道是否还好?”郑玄道。

杨至尴尬一笑,作揖行礼道:“不瞒郑老爷子,晚辈不懂茶。”

郑玄把茶杯递了过去,道:“茶于汉朝确实鲜有人知,都以酒来作、以酒来谈,可唯独老朽偏好饮茶,茶之道,宁静而致远,淡泊而明志,虽苦带甜,唇齿留香,荡气回肠,可以令人忘忧。”

杨至道:“郑公之高雅,非吾等所能及也。”

“附庸风雅而已,”郑玄摆了摆手,道:“今早起来便闻喜鹊望西而啼,又见鹿鸣走蛇,若老朽没有算错,杨太守应是来自西蜀麒麟山,麒麟山号称蜀川天府之地,道圣之一的水镜先生便隐居在那,他收了个关门弟子,今见杨太守青年才俊,面相非凡,莫不就是了!”

杨至惊叹道:“传闻郑公的占候之术已达鬼神之听,如今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郑玄笑了笑,道:“我这把老骨头了,成天以书为友,以茶为伴,闲暇时还喜欢研究些玄术,所以略懂皮毛,至于什么鬼神之听,世人谬赞了而已。”

杨至道:“郑公已然读破了万卷之书,注字百万有余,与世人道述先圣之玄意,思整了百家之不齐,天下已无第二人也,世人又怎会谬赞。”

郑玄抚须开心的笑道:“既然水镜先生的弟子都如此说了,那老朽就欣然而受,来,老朽以茶代酒,敬杨太守一杯!”

杨至连忙道:“不可不可,应该是晚辈敬您才是!”

郑玄故作不满道:“我这石庐可没那么多的规矩,长辈是长辈,但这杯是敬你安民生、勤民政、兴民丰、顺民意之功,敬的是你对天下的仁德、对汉室的忠义。”

杨至举杯道:“郑公过奖了,这杯同样敬您之大贤、大智。”

两人饮下后,郑玄问:“杨太守可会下棋?”

杨至道:“师傅有过教导,可二十年来却未能胜一局,着实棋艺不佳!”

郑玄又问道:“那可否愿陪老朽下一局解解闷?”

杨至道:“如此,晚辈献丑了!”

一个人的棋艺下法与自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能够看出下棋之人的智慧、心性与修养,郑玄跟杨至下棋就是为了如此,在他眼中,没有什么人是下一盘棋后看不明白的,如果有,那就两盘。

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是日落近黄昏时,然棋盘之上的争斗未休,满满的黑白错落令人眼花缭乱,就是棋艺不低的陈登都看得心惊胆战,观郑玄落棋飘逸,尽显大儒之风,而杨至的棋风则诡异难测,乍一看毫无章法,再一看又是步步为营,纵观全局如天网缚地,生死一线,这没有走一步想百步的功底,完全不可能做得到。

杨至执子踌躇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