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一百廿二章 黑汗国渊源(1 / 2)

正当黑汗王朝逐渐强大后,安西回鹘深感威胁,于是族人迁都北庭,导致再分出一个西州回鹘,也就是位于和州高昌的回鹘国。曾经的安西回鹘逐渐淹没在历史洪流中。而创立黑汗王朝的萨土格·卜格拉汗则向西进一步攻取了萨曼王朝当时的都城蒲华,随即还联合哥疾宁王朝君主马合木共同剿灭萨曼王朝,瓜分了土地。后来分立双汗,西黑汗国占有河中等地,以蒲华为都;东黑汗国有怛逻斯、七河和可什哈尔等地,以巴拉沙衮为都。东西双方因可汗世系和利益等,依然存有差异,也曾互相攻伐。就在东黑汗国逐渐瓦解安西回鹘慢慢壮大之际,西黑汗国的都城蒲华却被实力空前强大的塞勒术克王朝攻占,西黑汗国又迁都寻思干,并侍奉塞勒术克王朝为宗主。

东黑汗国境内的突厥部族众多,其中的割禄人从渊源上说,最早属于盛极一时的薛延陀汗国中一支。薛延陀汗国继麴氏高昌国之后也被唐朝所灭,割禄人就归附唐朝。漠北回纥汗国兴起后,割禄部被划在金山和北庭一带,自立叶护,仍旧臣服大唐。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因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处置西域和吐蕃问题失当,与黑衣大食爆发了著名的怛逻斯之战。唐军带领割禄、拔汗那族联军共约七万人与大食与昭武九部的十多万联军交手,割禄人在战役过程中倒戈背叛大唐,导致唐军败北。随后,割禄人继续与吐蕃结好扩大战果,与回鹘人争夺地盘,自此,唐朝失去对安西和北庭的控制。随着回鹘人大举西迁,割禄人的盟友吐蕃也日益衰弱,割禄人就此散居于回鹘人、突厥人的领地中,时时都有摩擦发生。

契丹人进入西域后,割禄人对契丹人抱着巨大的希望,倒不是因为割禄人对辽国有怎样的亲近,他们只是觉得可以伺机改变与康里人和回鹘人互有不满的关系,并能够争得更多领地。尤其看到契丹人南征北战的情况后,看到契丹人与黑汗人和回鹘人对抗,割禄人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

对耶律大石个人而言,黑汗国是一段由来已久的“故事”。当初在于阗立国的黑汗王喀的尔汗,其实在遣使往宋国之前,就先与大辽有过接触,当时在辽国就传言黑汗国即为大食国。

黑汗王向辽圣宗请求许配一名公主给自己儿子册割,不过,那一次辽圣宗并没有答应。可喀的尔汗并没死心,以为是带去入贡求婚的宝物礼品没能打动辽帝。过了两年,他再派使节带着十余峰骆驼满载更多的贡物,尤其献上攻占于阗后搜集到的许多珍稀美玉珠宝向辽国再次求婚。辽圣宗见黑汗王不远万里,且这次的贡物可谓价值连城,显得极有诚意,于是同意下嫁一位公主,在宗室里挑中王子胡斯里的一个女儿可老册封为公主嫁了过去。

这次联姻是当年轰动辽国的大事,随后,黑汗国就与辽国往来颇为频繁。更重要的是,这位可老公主与大石家族同出一房,耶律大石正是宗室胡斯里之后。“大石”者,与传言中西域大石国同名,他表字重德,正为“大辽大石双喜重德”之意。

尽管耶律大石出生之时,距两邦结亲已过去六十余年,不过,辽朝自开国以来许多世事都难以预料。好比当初本该登上皇位的太子耶律倍被生生逼走中原,成了空有其名的“让国皇帝”,可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却半靠努力半靠天助,在随太宗耶律德光征讨中原,机缘凑巧被众多文臣武将拥戴登上了帝位,而他的本意是去中原收回父王耶律倍的尸首。

当世宗耶律阮费尽心机应对一拨又一拨叛乱,希望大辽江山永固,谁想他这个皇位却并不长久,他也正是死于皇族的争夺中。而太宗之子耶律璟本来为了远离争位,已经常常躲进深山之中,偏偏皇位又送到了他跟前。穆宗耶律璟也为铲除宗室威胁而大开杀戒,还落下嗜杀之名,最终这个皇帝也死于谋害。

作为皇帝也难逃造化弄人之叹,穆宗耶律璟自幼身体不适,长大后一直不能得子,视为生平之隐痛,他的酗酒和嗜杀也大半有为此感到愤懑的缘故。他曾听信珊蛮巫师之言,为治疗病症要不断索取壮汉之胆汁,因此杀人无数。后来发觉巫师是骗人,眼看病症治愈无望,情绪也就变得更加失控。最终,耶律璟就把耶律阮的一个儿子耶律贤收养为子,这大辽皇位还是又回到“让国皇帝”耶律倍一家,此后的皇帝全都是耶律倍一系后代,谁又能说这不是耶律倍当初牺牲自己而为后世子孙积下的福报呢?正所谓冥冥中自有天意。

如今大辽覆亡之际,耶律大石带领契丹族人辗转来到西域,竟能够与当年祖先联姻的大食国当真有了接触,大辽中兴或许正应在这大食国身上吧。自也米里立国后,耶律大石越来越产生这样“古怪”的念头,这也是古人普遍迷信的心理,何况契丹女真这些部族更是尊奉珊蛮巫师。

当辽军前部到达安西后,割禄部、康里部和不少流落到此的契丹人纷纷前来投军,这批契丹人和先前来投的一样,已经慢慢突厥化,与军中这些从中原和漠北迁入的契丹人有一些不同。不过,他们都一致认为,葛儿汗的声势早已传遍西域,还说在喀喇汗国治下,异族百姓人人不安,因为若不遵奉摩诃末成为忠诚的木速蛮就会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