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廿八章 论天命(2 / 2)

一代雄主,与那宋太祖本不相上下,可惜后来宋太祖改变策略,去征讨南边各邦,放弃与我大辽争雄。当然,这是因我大辽享有天命,福泽绵长,赵宋天子倒也算识时务。”耶律淳听了呵呵一笑:“我说司徒啊,这后面一句只怕是自欺欺人吧,什么识时务,你都说这赵匡胤是个英雄了得之人,才干谋略当不亚于周世宗,他可以为了天下大业夺了人家孤儿寡母的大位,怎么可能因为天命之说放弃夺我燕云之地?”左企弓一时语塞,“这……臣愚钝,还望陛下开解。”耶律淳道:“想来当时赵宋新立,主要是周世宗连年征伐,留下的家底不够,向南边开疆拓土,可以快些充实起来,方能再与我大辽争雄。可不是什么我朝享有天命福泽,而是宋太祖深谋远虑的缘故。”左企弓道:“陛下英明,微臣佩服。”耶律淳笑道:“好了,今日说得够多了,朕明白你心思了,你去吧,朕也该去想想给萧干、耶律大石嘉奖的事了。”左企弓道:“是……这移驾大内的事,臣该如何准备?”耶律淳站起来道:“唔,等萧大王,大石他们回京就办,也是振奋朝野的一件喜事嘛。”左企弓行礼退下。

耶律淳对着天空深吸一口气,缓缓移步到书房前,呀的一声推开房门。侍从跟着后面,知道规矩,立在外面守着,耶律淳慢慢进去,一一看着屋内的陈设,自从病倒以来,已经十余日没有到这里,仿佛嗅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

走到里间,无意间在书房瞥见铜镜,镜中照出鬓边白发,端详着自己的相貌,虽然已经六十,但早已不是过去那一般丰姿照人,恍恍惚惚中,瞥见墙边挂着一幅铁八卦,耶律淳猛然一惊:多少年前初到燕京留守时,一位全真道相士就说过,必将富贵之极,然天命有限,六旬是一关卡。耶律淳愣在了书桌前,心道:“富贵之极,富贵之极!……李处温、左企弓、虞仲文等人真有见识,而朕今年正是六十啊。”耶律淳仍望着铜镜,脑海里浮现起湘阴王的面容,点头道:“罢了,既然天命有兆,如今朕已大病初愈,就看朕如何过这一关吧。”当即坐在案前,叫道:“来人,准备拟旨。”

黄昏时分,一骑快马奔到了涿州城下。

常胜军都管押郭药师预料该是天锡皇帝的嘉奖到了,满脸堆笑的命人请天使从城门外的馆驿到城内官署相见。哪知道回报圣命难为,要趁夜直奔拒马河的大寨去,随后犒赏会先到涿州,务请都管押看顾。郭药师听了面上不做声色,但心里很是意外。

郭药师前脚送走天使,随后就让探马跟去拒马河边,明着是及时了解两军有何需要,涿州方面可以随时支持,暗里则是打听耶律大石和萧干的情况,了解两人是否背着自己另有谋划。郭药师以渤海人出任统帅,与那些契丹人将领可不一样。即使那萧干是奚人,但奚人本是契丹族别部,从契丹立国不久就列入了萧氏后族,和契丹人已经没多大差别,甚至在辽东故地至今还有奚王府。如今萧干在耶律淳眼前也是最为倚重的人,名份还在领兵打了胜仗的耶律大石之上。但渤海人则完全不同,渤海是靺鞨人的分支,算下来倒是与正在热火朝天攻伐辽国的女真人是渊源密切的近亲。过去渤海国在辽东也曾称王称霸长达二百年,从大唐最强盛的玄宗天子在位时就雄踞一方,直到辽太祖与太子耶律倍纵横大漠,才将海东之地完全纳入契丹所有,一度改立东丹国,意思是契丹以东的地界,后来则完全吞灭。渤海人在辽国的地位哪里能和真正的契丹人和奚人相提并论?如今郭药师身为区区怨军详稳,被一直放在这里闲置不受器重不就很说明问题了吗?

郭药师派出的探哨自然是心腹之人,一连有好几拨,其中有前赴宋军打探的,也有分往耶律大石和萧干两军寨的,一队人马约有十人左右,在夜色下策马奔出一阵就各奔东西,片刻间就融入了墨色一样的山林中,只远远听闻阵阵马蹄声远去,偶尔激起林中的枭鸣或山头的狼嚎,荒郊野外地听来有些不寒而栗。当探马赶到耶律大石的大营前,东方已经微露晨曦。

接连两日的雨水已经停止,泥泞的路面四处可以瞥见泛着光亮的积水。马蹄踏过溅起阵阵泥浆。营寨前的辽军来来往往,正在匆忙装备,探马赶到军中,却见耶律大石一身鲜亮的明光铠甲,手里拿着干粮,一边啃着,一边出大帐,抬头望着天空。身边一个军汉,像是同他说着什么,大石挥手比划了一番。

那人命人领着辽兵上马。探哨见大石从护卫手里接过三尖两刃刀,来到一匹枣红马前,一个护卫道:“都统,这匹红马是萧大王赠给的,大王祝愿都统领导大家打退宋军。这马来自西域,神骏异常,今日第一回上战场,定能相助都统旗开得胜。”大石正笑着,瞥见探哨奔来,便问哪里来的,那人只得说明情况,大石点头道:“你且在营中歇息吧,眼下我们奉旨要彻底追击宋兵,确保涿州安全,好了,弟兄们,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