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名臣(2 / 2)

说晋 玩石书生 3204 字 2017-06-14

可惜他没有当皇帝的天赋,更适合做自己的贵公子,或是平凡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率性而为,无可厚非。但皇帝不行,皇帝必须要对这个国家负责,所有事情不能按照自己本性去做,更甚至必须克制自己的本性,但对司马炎而言,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刘毅而言,犯言直谏只有一次是不够的,看到司马炎还是我行我素,太康五年,刘毅再次上书直谏,而此时他已经不再是司隶校尉,升迁为尚书左仆射。因为当年天降祥瑞,有青龙出现在武库的井中。这种事情无异于上天的青睐,所以司马炎隆重的前去观看,很是开心,朝廷大臣自然也是上书庆贺。我们暂且不论这条龙极有可能是青蛇或是其他物种。但就这样一个举动也能让刘毅大人上书进言。

“皇帝陛下啊,过去有龙出现在郑国,大儒子产没有庆贺,夏朝时有龙出现在宫廷之前,不停流口水,到了周幽王时就出现了褒姒之祸,这条龙在井里盘踞,按照《易经》的观点,这是一条潜龙,应该禁止一切事情,这没什么值得庆贺的!”

刘毅再次打了司马炎的脸,不过司马炎看到这封上奏后,也心生恐惧,这条龙的确在井中,难道真的是我的德行不足么?心中不安的司马炎最终庆贺的事情只得作罢,好好的一次热闹又被刘毅搅乱了。

刘毅一直做得就是这样惹怒领导的事情,但是司马炎总算是明白手下需要这种直臣,所以一直容忍这刘毅的种种言行。而且了解到刘毅清贫,不肯像其他大臣那样奢侈享受,生活极其困难,所以特地赐钱三十万,每日供给米肉接济这个唯一的清官。

但刘毅丝毫没有拿人家手短的觉悟,依然上书直谏,这次刘毅瞄准了世家门阀的根基-九品中正制。他终于看出,朝廷之所以出现这种腐朽不堪结党营私的情况,根源都是“九品中正制”,这种选拔制度不仅选拔不出人才,还有种种弊端。于是他洋洋洒洒的上书陈述了九品中正制的八种弊端,请求废除这个制度。

司马炎看到刘毅的名字,就知道这个直臣必定又有一番惊世言论,但他翻开奏章才发现刘毅胆量远超自己想象,他这个举动比自己与朝臣不和还要严重,他得罪的所有的世家。看完整片奏章,司马炎虽然明白了这项制度的种种弊端,但毕竟不能得罪所有的世家,最终他也只能好言好语的安抚刘毅,但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没发生过。

刘毅看到皇帝没有什么行动,只是口头答复一下,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这次他找到了一个有力的盟友,开国元老司空卫瓘,与自己共同上书。卫瓘也是少有的直臣,而且身为开国元老说话分量自然更大。

可惜刘毅低估了司马炎的倔强程度,或者说低估了世家大族的势力,最终还是没能废除这项制度。不久之后刘毅因为年岁已大,终于卸任退休了。再也不能为朝廷发光发热,刘毅想道。满朝的豪门纷纷庆贺,终于少了一个指手画脚的家伙。但是他人虽不在江湖,江湖却永远有他的传说,朝廷总有正直之臣。不久之后已经卸任的刘毅被推举为青州大中正,负责一州士人的考评。于是已经半身偏瘫的老臣刘毅再次出山,开始新一轮对豪门贵族的打击。太康六年(285),一代名臣,屡次犯言直谏的刘毅最终死在了任上,时年六十九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