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旗则趋,鸣金则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这段话是讲如何练兵,大意是:先由伍长教导伍内四人,用木板代替鼓,用瓦器代替金,用竹竿代替旗帜。击鼓前进,把旗放低就快步前进,鸣金就后退,旗往左挥就向左,旗往右挥就向右,金鼓齐鸣就坐下。伍长教成之后,合为什长,什长教成之后,合为卒长……
按照《尉缭子》所言练了三天之后,兵卒终于做到了闻鼓而进、鸣金而退,也算是有了些精卒强兵的样子,当然孔邑此次练兵以练步卒为主,这也是为何他命来异、王绪替孙晏、吴茂回来的原因。教会兵卒辨识旗羽、徽章、队列、金鼓,同时在所有新募兵熟悉军法之后,孔邑再次开始率领一百亲卫步卒、八百普通步卒一起每日不停歇地爬山,而赵云所率亲卫骑兵屯和宋敏所率弓弩兵则各自单独训练骑射、步射等。九百步卒披甲佩刀、背负橹盾、手执矛戟,不停歇地爬了五天,刚刚有些适应的时候,孔邑又命全军负重爬山,每人除披甲佩刀、背负橹盾、手执矛戟外,须负重二十斤,三天之后又增加为四十斤,又过了三天之后再增加为五十斤。最后九百步卒披甲佩刀、背负橹盾、手执矛戟、负重五十斤(东汉斤,约为现在的二十五斤,12.5公斤)连续爬了五天之后,孔邑终于下令去掉负重,开始练习山战,此时众人惊奇地发现去掉负重后,身手比以前灵活很多,山战似乎也容易了不少。
爬山练兵期间左秀、吴牛、王累一起回到元氏,并给孔邑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原来左秀等人在路过中丘时,碰上了劫道的数百名山贼,山贼首领号为白雀,因坐骑是一匹名叫“白雀”的骏马而得名。白雀打听到五十几个骑士护卫着一辆装满黄金的马车路过中丘,且为首骑士的坐骑颇为神骏,于是心生歹意,率数百山贼劫杀左秀、吴牛等人。左秀、吴牛何等勇猛,几乎一个照面,白雀就被吴牛一梃(吴牛的兵器是一杆粗铁梃(或粗铁棒))砸死,其余几百山贼也很快被杀破了胆,四散逃命而去,于是这匹名叫“白雀”的良驹便被左秀、吴牛带回了元氏。
见此马通体洁白,只有鬃毛末端稍显朱红,且身材高大俊美、四肢强健有力、眼神平静有神,骑之如腾云驾雾一般,孔邑大喜,重赏了左秀、吴牛等人。因进山击贼无法骑马,孔邑便命人将此马养在县寺之中,又命左秀随来异驻守县寺,吴牛归队一起爬山训练,王累暂时跟着孔勖。爬山之余,吴牛又向孔邑等人展示了一项自己的绝技:只见他将两丈多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深吸了口气,往前奔跑,绳子被扯得直如箭矢,连奔马都追不上【1】。在场众人包括颜良无不叹服,孔邑也看得目瞪口呆,良久之后,孔邑感叹道:“阿牛实为征战疆场而生,将来你闯下名头用吴牛为名有些不雅,便改为吴疆,字元界吧。”自此吴牛改名为吴疆,又因他能拔距(跳高)七尺余,孔家军中无人能及,军中号曰“吴七尺”。另外孔家军中投石和举重的记录保持者均为秦泽,投石秦泽能将十二斤重飞石掷出近一百九十步远【2】,举重他能举起近八百斤重物【3】,又因秦泽口吃,故军中号曰“口吃乌获”。
同时在练兵期间,国相府数次派人催孔邑西击山贼,都被孔邑用准备不足、兵不堪战而拒绝。另外为了帮兵卒保持充沛的体力,孔邑改一日两餐为一日三餐,且每三天一顿肉食,反正钱粮皆有国相府所出,不花白不花。
到了四月底,国相府威胁孔邑如果再不出兵,便断掉钱粮的供应,并言“郡司马郭耽数日前已率八百弓弩兵、三千二百步卒出发,西击白石山苦蝤,命孔邑率军即刻西进,击讨三公山雷公”云云。而孔邑又得到消息:凉州刺史左昌贪污军饷数千万,又指挥无方,导致护羌校尉夏育(原段熲麾下骁将)、汉阳长史盖勋纷纷战败,边章、韩遂、北宫伯玉等人率数万骑兵长驱直入,杀入三辅,逼近长安。当此危难之际,司徒崔烈竟然建议把凉州割让出去,划陇山而治,遭到议郎傅燮的痛批。幸好天子没有采纳崔烈的建议,封傅燮为汉阳太守,与左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董卓前去讨伐。
圣旨几日前已下,此刻左车骑将军皇甫嵩早已离开高邑,击贼之事不可再等,于是孔邑先回军元氏,与父亲孔伷商议之后,决定如郭耽一般,留下所有骑兵,只带二百五十弓弩兵和九百步卒进山击贼。得知此事后,赵云执意不肯,并谏言道:“亲卫身负主将安危之重任,怎可留在后方?”孔邑无奈便命七十亲卫骑兵进山后转为步卒,随自己一同出征。又因队率李定在爬山训练中表现突出,队率孙奕为孙晏所举荐,孔邑便任李定、孙奕为屯长,分属军假司马戴邵和军司马霍弥。
至于“弹劾国相蔡胤”一事,孔伷已于数日前将搜集到的“蔡胤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改正令、侵扰百姓、聚敛为奸以及纵容亲近横行不法等等”的证据派人分别送往高邑和雒阳,但现在军情紧急,皇甫嵩恐怕顾不上地方政事【4】,故此事只能等新任刺史赶到高邑或是朝中有了回复再做打算。
常山郡兵原来只有三千人,其中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