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棋局(1 / 3)

历贤劫 郑檀 5090 字 2017-05-26

春深时,长孙晟接到宇文赫捷报,道突厥北方十多个部族接受招抚,均判离达头可汗归附了启民。达头可汗见部众溃散,便向西逃奔至吐谷浑。启民可汗将投奔的部族、土地按功分划给三个儿子和宇文赫。给宇文赫的是西北边土地最多,但最不安定之地。另可汗已命亲王阿史那咄吉学习出使诸项事宜,想是属意他往后为使了。

以长孙晟线报耳目之广泛精密,知宇文赫信中所述大体如实。看启民如此安排,一是昭示公允爱才之心,认可宇文赫北伐的功勋,给他最高的奖赏,灭一灭亲贵的气焰。二来启民既仰仗又忌惮宇文赫,令他戍驻西北边境,夹在突厥东西两部之间,既可防御西突厥,又让他远离牙帐,形不成制约。第三便是长孙晟最不愿意看到,启民终究还是走出的这一步——设法摆脱长孙晟和大隋的控制。突厥前番派宇文赫出使,只是一步试探,如今想必计划达成,故而鸟尽弓藏,将宇文赫派驻边境,让儿子全盘接手大隋事务。这套计策虽不高明,但一步步行来也可谓无畏、耐心、细致。

长孙晟倾注半生心血在突厥,只尽力扶植了两个人,一个是启民可汗,另一个是宇文赫。长孙晟极其熟稔两人的性情,启民可汗虽有志统一突厥,但他外有死敌,内有族患,稍有疏漏便汗位不保。故而每临大事优柔寡断,十之八九惟大隋马首是瞻,并不敢主动涉险下这盘棋。启民的几个儿子中,亲王阿史那咄吉最为出色,此人智勇双全,但桀骜不驯冲动急躁,便是想得出这谋略,也做不出这波澜不惊水到渠成的局面。

至于宇文赫,他本是正统嫡系,生就王者气象又具凌云之才。长孙晟放他在启民身边,大有辅助震慑之用。只是谁都看出宇文赫是匹懵懂的孤狼、初试羽的隼鹰,启民至多按自己的意思用他而已,绝不会对他也言听计从。能令启民心悦诚服,甘愿以汗位相赌,又通谋略的人究竟是谁?长孙晟将启民身边的人查了个遍,最后将目标锁定在深居牙帐的可贺敦——义成公主身上。只是她不像千金公主那般站在明面上,并不能细查。长孙晟思量着只有在双方共用的棋子——宇文赫身上做个局,才能将她这背后的主使引出来……

长孙晟筹划再三,上书给杨坚道:“突厥汗国开疆扩土,增编西北部族。为便利启民可汗辖管,奏请将可汗牙帐北迁至碛口。”杨坚正因启民击败达头可汗,消除了西北多年军患而大喜,当即准了长孙晟奏请,并命他亲自前往碛口替启民可汗安置。

筹建与搬迁本就是苦活,又无甚好处,启民可汗的儿子与亲贵们自然都是避之不及。又是宇文赫主动请缨,协助长孙晟扩建城池、布置防御,于初秋时安排人马入驻,前前后后处理地有条不紊。启民可汗与义成公主见碛口新城仿照隋朝长安制式,规格弘大,自是感激不尽。启民给了长孙晟许多封赏,并挽留他住到开春后再返回长安。长孙晟谢绝道:“圣上对可汗与公主的恩宠,天地可鉴。如往后能常遣艾合坦慕特勤出使,圣上自当欣慰。此番搬迁,我老迈无用,全赖特勤出力,可汗奖赏特勤就是。”启民可汗领会他的意思,连忙答应往后年年派宇文赫进贡。将给长孙晟的赏赐悉数转赐给宇文赫,又回去与义成公主商议如何迁陟他的爵位。

长孙晟离开碛口时,宇文赫甚是不舍,护送了数十里之遥。临别长孙晟对他道:“就送到这里吧。此别为师有一言相赠。牙帐搬迁后,可汗必定加封于你,自此你权势与可汗子侄亲贵相当。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你性情机警有锋而隐晦不足,为防嫉恨仍需外收内敛,谨言慎行,喜怒勿形于色。他人窥表而不知其里,自然不敢擅动。另外,可汗敬重义成公主,公主也颇有志于朝政。若是你能拿捏分寸,与公主结盟便是上佳之选。只是千万慎重,万不可有些许逾矩,否则适得其反。”

宇文赫因去年曾疑心长孙晟,愧疚已久。现听师傅所嘱感动难言,禁不住双泪长流,翻身下马跪谢不起。长孙晟搀起他,为他掸一掸尘土,道:“回去吧,此后你我师徒相见不难。好生揣摩为师的话,记住,你安好,便是对为师最好的报答。”

苍穹之下,深绿浅黄交叠的秋草甸子绵延无边,宇文赫目送恩师远去,最后目之所及唯余荒野如烟、风卷乱云……

~~~~~~~~~~~~~~~~~~~~~~~~~~~

宇文赫送别长孙晟后,心绪如同离别父母一般仄仄地,待回到城下时,日已西沉。经过城门口时见许多男人围聚一处,神态与言语粗劣轻佻的很,他不经意听了几句,眉头就皱起来。萨乌提往人群中间张望一眼,见一个突厥宫装女子面朝城墙站着,身形窈窕,锥帽上垂下长长的面纱。萨乌提叫卫士过来,问道:“这女子看似宫中之人,因何滞留在这儿?”卫士回道:“这个宫女随队出城,回来时丢了腰牌,小的只好暂扣在这儿。得等宫中发出令牌来,才能放她进去,估摸也得到夜里了。”

宇文赫本不欲多事,听已有安排,就让萨乌提叫围观的人散了,另对门卫道:“既是宫中女子,你们也需照看一下,以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