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按律当斩!”这声音虽停着严厉,其腔调却略显年轻稚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商人们见此惊慌失措,自知难免,都试图逃走,也有几个个人试图拿货物贿赂汉军。
聂明一听这声音,却放下心来,毫无惧怕,只说道:“弟弟,早知是你,别玩了。”
那将领收起刀,笑了起来。
他拿下那虎头铁面,便露出一张十七八岁少年的脸。那脸庞光洁晶莹,犹胜精雕细琢的美玉;英俊秀气,又像暗夜皓月。其上挂着双眼如清泉寒星,明净闪亮而纤尘不染。细看去,眉如水墨、鬓如刺绣、鼻如耸峰、唇红齿白,真真是风流美少年。
难怪他在战场上要配上那猛兽面具,倘若不幸毁伤,岂非是暴殄天物?
此人正是聂明的亲弟弟聂德。
他们的父亲聂壹,原是通过汉匈贸易致富的大商人,却怀着一副赤胆忠心。因他来往塞上,目睹匈奴人劫掠汉人郡县,常有灭虏复仇之志。
元光六年时,大行令王恢建议汉武帝在马邑设伏攻杀匈奴单于,聂壹便自荐去诱敌深入。他趁着与匈奴人做生意,夸耀马邑富庶,并称可以偷偷打开马邑城门,方便匈奴劫掠。单于贪图其中财宝,果然上当,率军十万入塞,几乎就钻进了三十万汉军的埋伏圈中。
可惜没想到最后出了个汉奸,把汉军部署都泄露给单于。匈奴大军得以全身而退,连聂壹也被单于处死。
马邑之谋汉军功亏一篑,当时汉武帝大怒,处置了不少人。但聂壹毕竟有功,因此其家也得了厚赏。
聂壹死后,聂明继承家业。作为一名真正的商人,他不得不继续与仇敌贸易。这也是为朝廷默许的,既为了优恤聂家,也为了从中得到中原紧缺的马匹。当然默许不是纵容,朝廷要抓人收货,那还是说办就办的事。
因为有这一层关系,聂家便在马邑众多从事汉匈贸易的商人当中,一跃而成为首富。别的商人要做这种贸易,往往都要依附聂家以躲过朝廷禁令。
聂德从小受到父兄熏陶,怀着一腔忠君报国之志。他又天资聪颖,狠下苦功来习文练武,经典、武艺都有大成。
长到十七八岁,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勇敢善战,立了不少战功。到而今不过二十出头,已是镇守朔方郡的都尉朱英手下亲信军侯。只是看着年少,压不住人,故而不敢太过提拔。
如非今日聂德率队巡逻,正碰到商队被劫掠,聂明可就必死无疑了。
此时他看见弟弟,一口气松下来,再忍不住剧痛,倒头便栽下马来。聂德见状,慌忙跳下马接住了聂明,才发现他左臂中刀,半个身子都被血染红了。
聂德检视了伤口,急忙唤人取来随军药匮,整治一番,才把血给止住,然后包扎好。
“兄长,伤得很重!”聂德痛惜地说。
“你来得及时。扶我上马,我得回去了。”聂明脸色苍白,却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
“要不还是到我军营去歇息几天吧?”
“不用了,上回我肩上中箭,还从漠南逃回定襄,连马都跑死三匹,这一个小口子又算得什么!何况,到了你军营了,那些长官还不得把我们的货给缴了。扶我上去。”
聂德执拗不过,只得扶他上马,一边说着:“兄长,你何苦还要做那勾当呢?我早劝你······”
“放屁!你懂什么,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聂明生气地打断了聂德的话。
“兄长别生气,我不说了。马都走散了,我去给你追回来。”聂德说着,便上马驱驰,去追赶那些散落在草原四野的马匹。
看着弟弟疾驰而去的背影,聂明却欣慰地笑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