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偷梁换柱亲侄投湖 焚琴煮鹤才女沉江(1 / 6)

聊斋先生 听赁贤者 15261 字 2018-05-23

刚借了三仓稻谷,索玛里又送来大米,赈灾、疏河,粮食问题彻低解决,孙蕙十分欢喜。吩咐夫人再次设宴慎思堂,以示庆贺。

正当众人欢聚一堂,开怀畅饮之时,忽听衙役禀报:“总督衙门派来四个差役,声言奉总督大人之命,提犯人……去南京复审。请老爷示下!”

当着孙蕙的面,衙役不好说出他名字,然而,孙蕙心里明白:索玛里要对他开刀了!心里一急,一时没了主意。众人都为他的安危捏着把汗!

蒲松龄冷静沉着,泰然笑道:“诸位不必惊慌,只管静下来喝酒,我和孙大人去迎接来人。”说罢,拉着孙蕙出了慎思堂,转身吩咐衙役:“好生看住门口,不放任何人出来!”

“嗻!”兵士精神抖擞,按刀持枪,守住门口。

蒲松龄拉着孙蕙来到僻静处,小声说:“索玛里丢了上方宝剑和刑部批文,不好公开处决您,于是派差役来搞暗杀。我们来个..‘偷梁换柱’,让索贼把他亲侄宰了!”

孙蕙问:“怎么换法?”

蒲松龄说:“天就要黑了,什么也看不清楚。立刻通知厨房准备酒饭,然后从吏员中挑选个人冒充索尔浑,接待来人,虚与周旋,务必将他们灌醉,每人赏二两银子。然后,将索尔浑捆绑结实,嘴里塞上棉絮,装入麻袋中交给来人。告诉他们:说‘孙蕙’力气大,武功好,所以把他装进麻袋里,免得路上跑了,诸位回去没法交差。这些差役依狗仗人势惯了,一看到犯人在麻袋里挣扎,必然乘着酒兴将其毒打,然后带走。说是押往南京,说不定一出城就投进湖里。”

孙蕙依计而行,立刻从三班衙役中挑选个与索尔浑容貌相似的人,嘱咐他:如此这般行事,然后,派四名身强力壮的衙役,去监狱将索尔浑捆绑装入麻袋,抬到大堂等候。

总督府差役经过长途跋涉,又累又饿,见到酒食,狼吞虎咽,一会儿便吃得酒醉饭饱,每人赏了二两银子,然后去大堂交接罪犯。

孙蕙指着地上不停蠕动的麻袋说:“这就是死囚孙蕙,担心他力气大,武功好,路上不安全,所以装进麻袋里交给你们。诸位路上务必小心谨慎!把罪犯平平安安押回南京交给总督大人!”说完,气冲冲地过去,冲着麻袋狠狠踢了两脚,骂道:“姓孙的,你也有今天!”又对差人说:“路上他不老实,就往死里打,让沿途那些不知死活的地方官吏看看与总督大人作对的下场!”

四个差役见‘孙蕙’仍在袋中挣扎呻吟,围上一阵乱踢,看看没了声息,才动手把麻袋架上马背,捆绑结实。离开宝应县衙回南京。

孙蕙和蒲松龄乐得偷偷暗笑!蒲松龄幽黙地说:“我们唱了‘狸猫换太子’,下一出该索玛里上演‘亲侄投粽子’啦!”

众差役押着‘孙蕙’出了宝应县城,见路旁白茫茫一汪湖水,头目张甲对众人说:“咱们老爷真够死板的,平时往江里投人惯了,叫我们把‘孙蕙’押回南京投到长江里。哪里的水淹不死人?偏偏千里迢迢往长江押送!害得我们一路提心吊胆,不能轻松一刻。不如把姓孙的扔进湖里投了‘粽子’,一路游山观玩水回去,岂不快活!”

“好主意!”众人一致赞同。于是,从马背上解下麻袋,捆上块大石头,四人抓起来,使劲往湖中一抛,砸得水花四溅,麻袋打着旋涡,沉入湖底。

四个差人把‘孙蕙’投了‘粽子’,高高兴兴回到总督衙门,向索吗里回报了处置’孙蕙’的经过。索玛里大喜,每人赏了二两银子,并给他们放假三天,去秦淮河上好好乐一乐!

差役两头得了赏银,高兴得不亦乐乎。趴下给老爷叩了一通响头之后,哼着小曲往外走:

不是哥哥我把妹妹忘,

是那窑姐儿惹得我心痒痒……”

“嘿嘿,别高兴的太早!你们闯下大祸啦!”

差役们吃了一惊,回头一看,却是范师爷。只见老猴精正用嘲弄的目光看着他们,阴阳怪气地说:“位好兴致!可惜是断头台上抚瑶琴!”

张甲没好气地问“此屁怎放?”

“死到临头还作乐哩!”

“老杂种,你说谁死到临头?”

“你们呀,别人关我屁事?”

差役火了,冲着范师爷破口大骂:“老杂种,我们这次宝应之行,为老爷除了心腹大患,两头得了赏银,真是娶进门的媳妇肚里怀着个孩子——双喜临门,你老杂种不为我们高兴,反说丧气话,定是在家哭老爷子哭昏了头啦,兄弟们,把这老东西扔进水池清醒清醒!”

“好来!”四个人打声号,一下把范师爷架起来,要往水池扔。

范师爷吓坏了,杀猪般的挣扎嚎叫:“别!别!别!别胡闹!我不会凫水,下去会淹死的!快把我放下!听我把话说完,说的不对,我自己跳进池子里去喂王八!”

张甲听他说得很认真,不像开玩笑,就说:“放下他,看他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