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竖直木一根,埋三尺入土内使之安稳。上高二尺许,上下列圆盘,盘沿以短竹棍拔运旋转,盘顶正中用檀木刻成盔头冒其上。
凡造杯盘无有定形模式,以两手捧泥盔冒之上,旋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初学者任从作废,破坯取泥再造)。功多业熟,即千万如出一范。凡盔冒上造小杯者,不必加泥,造中盘、大碗则增泥大其冒,使干燥而后受功。凡手指旋成坯后,覆转用盔冒一印,微晒留滋润,又一印,晒成极白干,入水一汶,漉上盔冒,过利刀二次(过刀时手脉微振,烧出即成雀口④)。然后补整碎缺,就车上旋转打图。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水数口,然后过釉。
凡为碎器⑤与千钟粟⑥与褐色杯等,不用青料。欲为碎器,利刀过后,日晒极热。入清水一蘸而起,烧出自成裂纹。千钟粟则釉浆捷点,褐色则老茶叶煎水一抹也(古碎器,日本国极珍重,真者不惜千金。古香炉碎器不知何代造,底有铁钉,其钉掩光色不锈)。
凡饶镇白瓷釉用小港嘴泥浆和桃竹叶灰调成,似清泔汁(泉郡瓷仙用松毛水调泥浆,处郡青瓷釉未详所出),盛于缸内。凡诸器过釉,先荡其内,外边用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漆匠煎油,亦用以收火色)。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上者每斤煅出只得七两,中下者以次缩减。如上品细料器及御器龙凤等,皆以上料画成,故其价每石值银二十四两,中者半之,下者则十之三而已。
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⑦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⑧嗡邑者为中,丰城诸处者为下也。凡使料煅过之后,以乳钵极研(其钵底留粗,不转釉),然后调画水。调研时色如皂,入火则成青碧色。凡将碎器为紫霞色杯者,用胭脂打湿,将铁线纽一兜络,盛碎器其中,炭火炙热,然后以湿胭脂一抹即成。凡宣红器乃烧成之后出火,另施工巧微炙而成者,非世上朱砂能留红质于火内也(宣红元末已失传,正德中历试复造出)。
凡瓷器经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坳口,不复周正)。钵以粗泥造,其中一泥饼托一器,底空处以沙实之。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钵佳者装烧十余度,劣者一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软如绵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注释】
①“北则真定定州”句:河北定州,原属真定府;甘肃平凉府华亭县;山西太原府平定州;河南开封府禹州;福建泉州府德化县;安徽徽州府婺源,今属江西;徽州府祁门县。
②饶郡:江西饶州府,即指浮梁县景德镇。后即简称饶镇。
③倾跌过一缸:倾斜而使缸水入另一缸。
④雀口:牙边。
⑤碎器:表面带有裂纹的瓷器品种。
⑥千钟粟:表面带有米粒状凸起的瓷器品种。
⑦衢、信两郡:浙江衢州府、江西广信府。
⑧上高:与下文之丰城均在江西省。
【译文】
白色的黏土叫做垩土,陶坊用它来制造出精美的瓷器。我国只有五六个地方出产这种垩土:北方有河北省的定县、甘肃省的华亭、山西省的平定及河南省的禹县,南方有福建省的德化(土出永定县,窑却在福建德化)、江西省的婺源和安徽省的祁门(其他地方出的白土,拿来造瓷坯嫌不够黏,但可以用来粉刷墙壁)。德化窑是专烧瓷仙、精巧人物和玩具的,但不实用。河北省定县和河南省禹县的窑所烧制出的瓷器,颜色发黄,暗淡而没有光泽。上述所有地方的产品都没有江西景德镇所出产的瓷器好。浙江省的丽水和龙泉两县烧制出来的上釉杯碗,墨蓝的颜色如同青漆,这叫做处窑瓷器。宋、元时期龙泉郡的华琉山山脚下有章氏兄弟建的窑,出品极为名贵,这就是古董行所说的哥窑瓷器。
至于我国远近闻名、人人争购的瓷器,则都是江西饶郡浮梁县景德镇的产品。自古以来,景德镇都是烧制瓷器的名都,但当地却不产白土。白土出自婺源和祁门两地的山上:其中的一座名叫高梁山,出粳米土,土质坚硬;另一座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土质黏软。只有两种白土混合,才能做成瓷器。将这两种白土分别塑成方块,用小船运到景德镇。造瓷器的人取等量的两种瓷土放入臼内,舂一天,然后放入缸内用水澄清。缸里面浮上来的是细料,把它倒入另一口缸中,下沉的则是粗料。细料缸中再倒出上浮的部分便是最细料,沉底的是中料。澄过后,分别倒入窑边用砖砌成的长方塘内,借窑的热力吸干水分,然后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