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叶子,可以弥补桑叶的不足。柘树在浙江并不常见,而在四川最多。穷苦人家饲养的蚕在浙江种的桑叶不够喂时,也让蚕吃柘树叶,同样能够将蚕喂养大。琴弦和弓弦都是采用喂柘叶的蚕所吐之丝做的,所得的蚕茧名叫“棘茧”,据说这种丝最为坚韧。
采摘桑叶,必须要用剪刀,以嘉兴桐乡出的铁剪刀最为锋利,其他地方出产的都比不上桐乡的好。桑树经过剪枝之后,新生枝条一个月后就会长出许多叶子,枝条也就很茂盛了,而且还便于采摘。再生枝条的桑叶,农历五月份便可用来喂养晚蚕,那时就只采摘桑叶而不再进行剪枝了。第二茬的桑叶在摘取以后,第三茬叶子到秋天又长得很茂盛了,浙江人让它经霜自落,然后将落叶全都收拾起来,用来饲养绵羊,剪取更多羊毛,从而能取得更加可观的收益。
食忌
【原文】
凡蚕大眠以后,径食①湿叶。雨天摘来者,任从②铺地加餐;晴日摘来者,以水洒湿而饲之,则丝有光泽。未大眠时,雨天摘叶用绳悬挂透风檐下,时振其绳,待风吹干。若用手掌拍干,则叶焦而不滋润,他时丝亦枯色。凡食叶,眠前必令饱足而眠,眠起即迟半日上叶无妨也。雾天湿叶甚坏蚕,其晨有雾,切勿摘叶。待雾收时,或晴或雨,方剪伐也。露珠水亦待旴干③而后剪摘。
【注释】
①径食:直接喂食。
②任从:随便,任意。
③旴(yú)干:晾干。
【译文】
蚕到大眠以后,就可以直接吃潮湿的桑树叶子了。下雨天摘来的叶子,也可以随便放在地上拿来给它吃;天晴时摘来的叶子,还要用水淋湿后再去喂蚕,这样结出的丝才更有光泽。但在还没有到大眠的时候,雨天摘来的桑叶要用绳子悬挂在通风的屋檐下,经常抖动绳子,让风吹干。如果是用手掌轻轻拍干的,叶子就不会新鲜滋润了,将来蚕吐的丝也就没有什么光泽。喂养蚕的时候,一定要让蚕在睡眠前能吃饱吃足,在蚕睡醒之后,即使晚半天喂叶子也不会有什么影响。雾天里潮湿的桑树叶子对蚕的危害很大,因此一旦看见早晨有雾,就一定不要再去采摘桑叶了。等雾散以后,无论晴雨都可以对桑叶进行剪摘了。带露珠的桑叶要等太阳出来把露水晒干后再进行剪摘。
病症
【原文】
凡蚕卵中受病,已详前款①。出后湿热积压,防忌在人。初眠腾②时,用漆盒者不可盖掩逼出气水。凡蚕将病,则脑上放光,通身黄色,头渐大而尾渐小;并及眠之时,游走不眠,食叶又不多者,皆病作也。急择而去之,勿使败群。凡蚕强美者必眠叶面,压在下者或力弱或性懒,作茧亦薄。其作茧不知收法,妄吐丝成阔窝者,乃蠢蚕,非懒蚕也。
【注释】
①前款:前面的章节。
②腾:清理蚕的排泄,除沙。
【译文】
蚕在卵期受的病害,已经在前面谈过了。蚕孵化出来后要防止湿热、堆压,这关键在于养蚕人的工作状况。在蚕初眠腾筐时,用漆盒装的,就不要盖上盖,以便于水分蒸发。当蚕将要发病的时候,脑部透明发亮,全身发黄,头部渐渐变大而尾部慢慢变小。此外,有些蚕在该睡眠的时候仍然游走不眠,吃的桑叶又不多,这都是病态的表现。应该立即挑拣出去扔掉,以免传染蚕群。健康而色泽美好的蚕一定会在叶面上睡眠,压在桑叶下面的蚕,不是体弱,就是不健康的,所结的蚕茧也薄。那种结茧、吐丝都不按规则形状排列而是胡乱吐丝结成松散丝窝的,是不正常的蚕而不是懒于活动的蚕。
老足
【原文】
凡蚕食叶足候①,只争时刻。自卵出茧,多在辰巳二时,故老足②结茧亦多辰巳二时。老足者,喉下两胸通明,捉时嫩一分则丝少。过老一分,又吐去丝,茧壳必薄。捉者眼法高,一只不差方妙。黑色蚕不见身中透光,最难捉。
【注释】
①足候:成熟的时候。
②老足:发育成熟的蚕。
【译文】
当蚕吃够了桑叶并日趋成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抓紧时间捉蚕结茧。蚕卵孵化在上午七点至十一点,所以成熟的蚕结茧也多在这个时间。老熟的蚕胸部透明。捉成熟的蚕时,如果捉的蚕嫩一分、不够成熟的话,吐丝就会少些;如果捉的蚕过老一分,因为它已吐掉一部分丝,这样茧壳必然会比较薄些。捉蚕的人要善于分辨蚕的成熟程度,如果能够做到一只不错才算高手。体色黑的蚕,它即便到了老熟时也看不见身体透明的部分,因此最难辨捉。
结茧
【原文】
凡结茧必如嘉、湖,方尽其法。他国①不知用火烘,听蚕结出。甚至丛秆之内、箱匣之中,火不经,风不透。故所为屯、漳②等绢,豫、蜀等绸,皆易朽烂。若嘉、湖产丝成衣,即入水浣濯百余度,其质尚存。其法析竹编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