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糖炒栗子!(2 / 3)

子饼完全不一样。

听起来就不好吃。

所以萧然想试试,能不能做出柿子饼来,村子里面应该家家户户都有柿子的。

可以收购些来做。

既然都来了,萧然想做点什么。

这个村子的人感觉不错,可能是同宗的原因。

比较有人情味。

很快张二丫把柿子和栗子都拿出来了。

正常来说想放到来年,柿子肯定要晒干的。

但是张二丫兄妹几个没有要晒的意思,很明显是不准备放到来年,应该也是口粮的一部分。粟米不够吃,只能用这些凑数,总比没有吃的强。

“二娘,栗子洗一下,柿子也是,柿子洗完把皮削了。”

“好!”

听到有事情要做,三娘也没有再守着小黑。

跑去帮忙拿东西。

糖炒栗子的锅,估计还得等一下。

萧然得先准备其他东西,糖炒栗子需要砂石。

家里最不缺的就是楮姥,各种大小都有。

萧然挑选了一个合适的,“三娘,我们去河边。”

“好!”三娘把东西放下。

“二娘,附近哪里能在河边捡到小石子,比较小的.. ”萧然比划了一下,大小差不多和黄豆一样的。“小郎君,东北方向就有,那边河摊上多。”张二丫指了一个方向。

“好,二娘等一下锦娘应该会来,把钱给她,给几个糕点,不能让人白跑,人家不欠我们的。”“好,我记住了。”

萧然确实有点鸠占鹊巢的感觉,现在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是萧然主导。

开始的时候萧然也留意了一下,看看张大郎和张二丫对自己这种行为的反应。

很明显,兄妹两个不排斥萧然在家里主导一切。

一方面是张大郎和张二丫年纪都不大,其次是在「便宜老爹’不在之后,这个家没有了主心骨。萧然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缺。

相处的时间不久,但是萧然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可以带领这个家走的更好。

有没有血缘关系,这些其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萧然没有拿她们兄妹当外人。

这些就足够了,在这个时代活下去,确实不容易。

想吃饱饭,好好活下去挺难的。

萧然一只手拉着三娘,一只手拿着楮姥,带着小黑出了院子。

张二丫按照萧然说,开始仔细清洗起栗子和西红柿来。

张大郎在旁边挑选了个合适的地方,准备搭建牛棚。

牛棚不能太小,毕竟可是十头牛。

这个时代长安城能成为大唐的都城,还能发展成人口百万的大城市是有原因的。

“八水绕长安”的经典格局,功不可没。

这些河流不仅水量充沛,且分布均匀,为都城提供了天然的水源保障。

萧然带着三娘和狗子到了河边,发现这里也是可以钓鱼的。

如果是之前的水潭那边不能钓鱼,这里就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是楮楮村,自己也是楮楮村的人,在这里钓鱼应该是合理的。

萧然蹲下捡起来小石子,“三娘,要这样的,小一点,还得选这种,像这个就不能要”

要选石英砂或花岗岩碎粒,避免石灰石和含云母的砂石。

避免炒栗子的时候石灰石遇热分解出碳酸钙。

含云母的砂石熔点低易熔融。

“好!”三娘答应下来,捡起来几颗差不多大小的,“小郎君这个行不行?”

“可以,就是这种。”

三娘蹲下找的很认真,觉得挺好玩的。

没多久,张锦禾拎着大铁锅,出现在张二丫家门口。

“二娘!”

“阿姐!”张二丫起身擦了擦手上的水渍。

张锦禾把铁锅拿到院子里面放下,“小郎君和三娘呢?”

“去河边了。”张二丫问道:“阿姐,铁锅价格多少?”

“六十三文,这个就是铁匠铺最大的了。”

“好!”张二丫跑回屋子里,之前剩下的前放在哪里张二丫是知道的。

数钱的时候,还拿了些糕点。

多给钱,张锦禾肯定是不会要的,关系就生疏了。

但是给吃的不一样。

“阿姐,你数数看。”

“肯定没问题。”张锦禾接过钱,放进袋子里面。

“阿姐吃点东西,小郎君应该快回来了。”

“好!”张锦禾接过糕点,这些都是最好的,很好吃。

蹲下看了看栗子和柿子,“二娘,这是作甚啊?”

“我也不知道,小郎君让我洗洗,等一下还得把柿子皮削了。”

张锦禾猜不到,所以很感兴趣。

拿起刀帮忙削起来。

河边的萧然也捡的差不多了,放在楮姥里面,直接洗干净了再带回去。

“三娘,我们走!”

“好!”小丫头跑到萧然旁边,拉着萧然的手。

“便宜老爹’的不作为,让小丫头缺少安全感和父爱,萧然能给安全感,对萧然越来越依赖了。每次小丫头高兴的时候,走路都是蹦蹦跳跳的。

“锦娘,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