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皇帝(2 / 2)

真正亲政的基础。

他可是主战的。

今天中午,平壤那里依然没有消息,北洋提督丁汝昌发电,水师在黄海遭遇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即将决战。

光绪整个下午都在等待战果。

看到翁同龢递过来的电报,光绪看了两遍,确认一般问道,“翁师傅,我们是败了吗?”

“日本惨胜、北洋惨败,陛下,李少荃这么多年花了国家多少银子,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居然被小日本打败,情何以堪?臣请求免去李少荃职务,以两江刘坤一替代!”

翁同龢坚决道。

听到战败,光绪头脑有些晕眩,半晌,他沉吟道,“翁师傅,私仇不可以置于公义之先,此时由刘坤一替代李少荃,真的合适吗?”

听光绪如此说,翁同龢当即跪下,信誓旦旦表示是为大清着想,然后道,“北洋上下徇私舞弊,唯有外调封疆,才可以整肃军纪再战!”

光绪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问道,“翁师傅,朕主战而目前战事不利,对于朕的威望……”

“陛下倒不必因此多虑,仗是北洋打的,众所周知,北洋上下就是他李少荃的地盘,别人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所以,李少荃负有重大责任!

另外,水师将士作战英勇,如果不是……挪用了海军衙门的军费,海军何至于惨败?”

翁同龢大着胆子说了出来,但还是没有直接提慈禧太后的名字。

光绪吓了一跳,赶紧低声道,“翁师傅慎言!”说完左右看了看。

在慈禧积威之下,光绪敲敲后党的边鼓还行,直面太后却是不敢。

“臣只是想说明,即使仗打败了,跟陛下也没有什么关系,相信军民人等对此都是心知肚明的,败仗都是因为李少荃和……”

翁同龢说到最后,语音放的极低。

光绪主战,仗却是主和派的后党打的,人人都知道皇帝此前没多少实权,所以,皇帝是没什么责任的。

光绪想到此,微微舒了一口气。

而且,北洋水师这场败仗传出去,虽然谈不上涨了自己威风,却是直接落了老佛爷的面子,因为太后挪用海军衙门的军费一事,人尽皆知。

民间舆论的唾沫星子足以淹没对手了。

“但是,陛下既然主战,值此时刻宜当有所作为,既然李少荃负有责任,就应该承担后果,臣依然建议刘坤一来北洋。”

翁同龢续道。

“如果刘坤一执掌北洋,就一定打胜仗吗?”光绪问道。

翁同龢坚定道,“届时,陛下调集全国一切可用之力量,跟东洋人死磕,就是熬,也要把东洋人熬死!”

光绪微微摇头,将李少荃撤职的事,他可说了不算,必须去请示太后,即便事成,换刘坤一就一定成?

毕竟李少荃的威望和能力摆在那。

况且,李少荃败了,皇帝没有责任,如果皇帝调兵遣将后再败,那就有责任了,他倒不是怕担责任,但是临阵换将,恐怕不是好主意。

翁师傅有私心了,就想看李少荃倒霉。

他不好再提,说道,“事缓则圆,还是稍微等一等,看看朝堂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