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傲慢(1 / 3)

黑黑暗的夜幕慢慢笼罩了下来,天空中的星星也开始发出光彩。

尚书府的下人们开始点灯,不一会儿整个尚书府便灯火通明。

坐在书房里的宣尚书有些亢奋。

身前的桌面上散落着几张纸条,最上面一张赫然写着,荣康商行出价二百万两,十日内付清。

由此也可见商行贩盐是何等的暴利。

“老爷,枫彤商行又送信来了。”门外的下人有些困惑,今日怎么老有商行送信,老爷又不是商贾。

“放桌上吧!”宣尚书吩咐道。

“是!”下人入门放下信封,就退下了。

宣尚书双手微微颤抖地拿起信封,剔去封泥,抽出里面的信纸。

枫彤商行出价二百二十万两,八日内付清。

宣尚书长出了一口气,身心放松的瘫坐在椅子上,对明日的早朝也暗暗的期待了起来。

寅时灯火明,更衣执笏行。

顾安在方伯的搀扶下刚踏出门,便听见有人喊他。

“上车吧!顾副郎。”宣尚书头伸出车窗外对顾安说道。

“好咧!”

“宣尚书,现在什么价了?”顾安一如既往的跪车。

“翠庐商行,二百四十五万两了。”宣尚书微笑的看着顾安,语气欣喜。“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了。”

车轮滚滚向前。

此时宫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

马车停靠稳当,二人下了车,宣尚书扶着顾安慢慢的向人群走来。

不少官员看了此景,心中有惊讶。

都同坐一辆马车了?尚书要嫁女了吗?可是尚书女儿全都嫁人了啊,难道是尚书女儿要改嫁?

“看不出来了,这家伙竟然抱上大腿了啊。”

“你长得好看你也行啊!”

……

“宫门放钥。”

宫门轰隆隆地慢慢打开。

“等等,宣尚书等一下。”荣康商行的程总商气喘吁吁的朝着这边跑来,大肚子泛起了一层层波浪。

一众官员看向了这边。

良久,程总商终于跑近。

“宣尚书,这是我荣康商行的出价。”程总商双手捧着信封,神色紧张。

宣尚书接过信封拆开一看。

“好的,老夫知道了。”

顾安伸着脖子过来看了一眼。“也就还行吧!”

程总商如释重负。

太和殿内。

“众爱卿,谁有本可奏。”女帝看着堂中的文武百官。

“臣有本奏,天策营战马服役年限快近了,需拨下银两更换战马。”兵部侍郎出列启奏。

“朕知道了。”女帝一阵头大,又是来要钱的。

“陛下,现在局势动荡,急需更换,不然如有突发情况,如何应对啊?”

“户部拨银十万两,给天策营更换战马。”女帝眉头紧锁。

“陛下,十万两不够啊?”兵部侍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再次请求。

“那你要多少?”女帝柳眉一竖。“能用的就先用着,以后再慢慢替换。”

兵部侍郎见此模样,也不再说什么,入了队列。

其实国库有多少钱,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谁还有本奏?”女帝有些烦躁的看着众人。

“臣有本奏。顾副郎已经将赈灾和军费筹集好了,五日内会送到国库。”户部尚书宣炜上奏。

“筹措了多少了?”听到这个女帝松开紧皱眉头,终于有个好消息了。

“二百七十万两。”

“多少?”女帝惊呼出声,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底下群臣也十分震然,顿时议论纷纷,这个小副郎本事真是手段不小,短短几日内,竟能筹集如此巨大的一笔银两,真是巧同造化。

“二百七十万两,请陛下过目。”

女帝接过由当驾太监呈上的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打开一看。

荣康商行的程总商出价二百七十万两,五日内付清,信尾还有印有程总商的印章。

“这二百七十万两是那精盐的盐引?”

“禀陛下,不是盐引,今年精盐盐引的独家售卖权。”宣尚书用顾安原话里的意思解释道。“拥有了售卖权,才能购买了那精盐的盐引……”

女帝和一众官员听后,顿感震惊,似乎也为他们打开一扇新的知识大门,也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陛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宣尚书继续说道。

“爱卿请讲。”

“请陛下,为精盐赐名。”

“不可。”

“臣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啊……”

一时间朝堂之中呼声四起。

虽说此物能带来大笔的银钱,充实国库,但始终是商贾贩卖之物,如果由皇家赐名,怕会有损天威,也会贬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