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些官员的身份。
“那有本事你们去弄钱啊。”大殿角落传出一个声音。“又想拿钱,又不想做事。”
“顾副郎,此话有些不妥吧?”一位官员反驳道。“我们每日早出晚归,为国事竭尽心力,怎么就不干事了。”
“那你能赚钱吗?”顾安鄙夷的说道。“能充实国库,造福百姓,赐个名怎么了?”
“你...你.....”那官员立时语塞。
“可始终是商贾贩卖之物。”又来一个铁头娃。“市坊买卖之物,满是铜臭,皇家赐名,岂不是有损皇家名声。”
“是啊。”
“人手能得之物,岂能赐名。”
“随便起个名字就得了。”
一众官员附和。
“我知道诸位想说什么。”顾安看着那些批驳的官员,出声说道。“不过我认为赐名并不会影响皇家名声,恰恰相反,如果此物真能流入寻常百姓家里,人人皆知,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百姓看此物都想到圣上,这不就是流芳百世,名留青史。”
女帝听着顾安的话,有些意动,但是未开口。
“但那始终......”一位官员出声想反驳。
“各位大多都是科举出身,是很不容易。”顾安出声打断那官员的话,趁热打铁。“下官也是因为多年的寒窗苦读,和诸位一样,勉强算的上是个读书人,今日才能站在这,所以也知晓其中苦楚。
但我们这些读书人是人,那些守国戊边的兵士,井市间的贩夫走卒,也都是人,只是职责不同罢了。”
“凌辱斯文,顾副郎你可知你在说什么……”一官员愤怒出声,把他和那些莽夫和泥腿子放一起,简直是在侮辱他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大项之内皆是圣上的臣民。”顾安端正凝视着那个官员。
“那些将士为国开疆扩土,保家卫国;那些商贾、泥腿子为国缴税纳粮,哪一样不是为这个大项做贡献?你凭什么就比他们高尚?他们凭什么就要等你一等?”
顾安的言论让一些的官员震耳发聩,沉思了起来。但有一些官员却面露不屑,但也不出声辩驳。
好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愧是上年朕钦点的状元郎啊。
“好,都不要吵了!”女帝抬了抬手,对大殿中的众人说道。“如顾副郎所说,赐名也不算什么大事,众爱卿对赐名有什么建议?”
“叫珑盐不就行了。”顾安随口说了一句。
“不可,岂能和圣上同名……”
龙椅上的女帝看着顾安,似乎感觉比以前顺眼了些,心中想道:“这逆臣还挺会起名字的嘛!”
“好了,就叫珑盐吧!”女帝打断那官员的话,算了下了定论。“顾副郎之前所犯之事,罚也罚了,就不追究了,揭过吧。众爱卿,谁还有本要奏?”
“臣有本奏,臣弹劾……”
“臣有本奏,臣觉得顾副郎才思敏捷,能力出众,尤为适合我户部。”宣尚书出列,躬身进言。
之前那位官员,见大佬说话了,只能有些颓唐地退了回去。
“臣有异议,臣觉得工部还是更加适合顾副郎。”工部尚书乔先民也出声要人,皇上昨日私下召他入宫看了精盐,此物让他大为震惊,当时就起招徕的心思。
“顾爱卿,你自己是什么意思?”
“微臣觉着在吏部挺好的,那制盐法子,到时微臣给到二部就好了。”一心摆烂的顾安,打算做个甩手掌柜。
“那你们就自己互通一下。”女帝似乎心情不错,也没做多要求。
“陛下,还有一事相求,微臣屁股不适,想请假七日。”顾安有些扭捏的说道。
???
这逆臣缺值就算了,现在连朝都不想上了。
“不准!朕命你,此事由你主办,户部工部协助。”
顾安心中一阵哀嚎,偷懒的计划落空了。
“臣......”
“就这样定了,无需多言。”女帝直接打断了顾安,继续说道。“刘首辅和李厂公以及几位尚书,退朝后到朕御书房来一下。”
“退朝。”
百官鱼贯而出,顾安看着远去的宣尚书。
好了,拐杖没了。
只能自己慢慢地,挪着步子向外走去。
这时一人扶着住了他,顾安转头一看,原来是崔副郎。
“多谢崔副郎。”
“顾副郎,你刚才出言有些不慎重了啊。”崔副郎低声的说道。
顾安刚才在朝中那番话,等于将自己推到了大多读书人的对立面。
“但是那些人,总得有人来替他们说话。”顾安微微叹息。“我们不能一心粉饰太平事,也要低头看人间。”
崔副郎听后,神情一怔。他其实出身不算富裕,从小苦读,在四年前科举中拿下探花,算是光耀门楣,出人头了。家中倾尽全力,打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