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再向局里申请,调几个技术骨干来,组成一个专家团队。
你是这里的老人,就牵个头。”
林专家说:“我也不想当什么头头,当个参谋就不错了。”
郭书记说:“说说你的具体方案,我们听听。”
林专家说:“书记,要想将林场建好,有一个前提,必须改变发展思路。”
郭书记说:“究竟怎么弄呢?”
林专家说:“现在城市在发展,多种些绿化树木和花草,跟贤城巿的城管和市政部门,以及铁路、公路等大型企业联系,作为他们的苗木基地。
这样打开销售市场,才能靠苗木花草养人,逐步积累资金。
同时,再向省、地区和县各级申请些扶持资金,经济实力增强了,就能良性循环,发展壮大,盘活林场。”
郭书记一听,高兴地说:
“你的想法太好了,看起来林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光是市政部门和大型企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绿化树木和花草。
这样,场里不就有钱了?我们还愁什么?不过,这土壤能行吗?”
林专家说:“在保证吃饭的前提下,先把一两块种粮食的好地拿出来试验种绿化类花木,其它土壤进行改良。
据我所知,咱这地方沙石地层以下,有黄土及黏土层,称为有底沙土。
对这类沙荒地,可通过深翻来改良土壤。也就是说,把底部的黄土或黏土翻上来,与表层沙土混合,就变成优质土壤了。
深翻改良包括“大翻”和“小翻”两个步骤。大翻在前,小翻在后,分步完成。
在深翻改良的同时,多养猪牛鸡鸭,积些有机肥料,不愁没有好地。
加上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种植品种,合理施些化肥,打农药,苗木生长不成问题。
我就先说这些。”
边听边记的郭书记,见林专家发言完毕,对新来的农业大学生李专成说:
“你谈谈好吗?”
李专成见点他的将,就说:
“林专家说得对,土壤改良很重要,是种好苗木的前提和基础。我想提的建议是,林场在管理上要有新办法。”
郭书记忙问:“你快说说,什么好办法?我们可以创新嘛。”
李专成说:“我说的如果不对,请批评。”
郭书记催道:“年轻人,怎么说话还拖泥带水的?”
李专成说:“我建议,咱们不能吃大锅饭。要在山场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能承包的就承包给个人,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
这时,原地区林业局的副局长张宪华,不等郭书记点他的名,就谈他的意见,说:
“我觉得他们的这些想法很好。但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到统一规划,细化目标,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例如,在技术上,统一指导;山场承包上,统一期限;山林防火上,统一标准;管理上,统一制度。”
这位老局长总是站在总体的高度上看问题。
“嗨,你们这一点拨,我明白了,咱这的山地和自然气候条件在那儿摆着,只有顺从它,才能驾驶它,利用它。呃,郝专家,你还没献计呢,说说看。”
郝专家叫郝蕾,是位女知识分子,她说:
“我同意以上几个专家的办法,也是我想说的,再补充一点吧,在向城市或企业供应苗木花草的基础上,林场成气候了,还可以发展‘花木旅游’,‘花木康养’,‘花木休闲’和‘花木体验’。建议不成熟,仅做参考。”
郭书记大喜,说:
“这样吧,明天召开扩大的场委会,讨论今天大家提出来的办法,你们几位专家都列席。”
这天晚上,他睡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