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您不是说读书无用吗?(1 / 2)

国家事业 静易思 2938 字 2023-02-08

“三八西”林场在专家的帮助下,调整发展思路,果然有了起色。

随后,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郭连正书记趁国家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整顿林场领导班子。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报上级批准,把几个思想保守的干部撤职,任命李专成为场长,林兰木为总工程师,郝蕾为副场长。

“三八西”从此蓬勃发展起来了。

林场添置了生产工具。除原先的东方红牌“大胶轮”外,又购买了几台拖拉机,还拥有两辆解放牌卡车。

“老三届”们打消了离开这里的想法,知青之间谈恋爱的成了家,其他知青与附近农村姑娘结了婚。

郭书记把这些农村家属招进林场,解决了工作问题。

林场办起了幼儿园,还与楂树山村学校合作办中小学,又派去了几名“老三届”知青任教师。

职工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安居乐业,林场呈现勃勃生机,都夸郭连正书记会当领导。

郭书记听了很高兴,说:

“不是我能力强,是专家们的本领大。功劳归于他们这些人才,归于林场的全体职工。

总之,是思想观念转变,使天地宽了。”

这一年的春节到了,艾华工作的矿山机械厂放了假,他和小荷在成方圆的《旅途之歌》旋律中,回到了贤城。

到了学校大门处,艾华指着门前挂着的“民水县第一高级中学“的牌子说:

“这字就是咱爸写的。平时,街道里有不少单位都请他去写标牌或墙壁标语什么的。”

还没到家,他俩老远就看见爸爸在屋门前的宽走廊上写春联。

在回来的火车上,艾华就告诉过小荷,说:

“春节前这一段,是父母最忙的时候。

除了打扫里外卫生、置办年货外,父亲还必办一件事。”

小荷笑道:“是准备红包吧?”

艾华说:“红包肯定有。告诉你吧,年年写春联,是爸爸几十年的老习惯。”

小荷说:“文化人嘛,春联一定自己写。”

艾华说:“除了自己家里各扇门上的春联外,学校的办公室、大礼堂、餐厅,其他老师的门对,也是爸爸写的。”

小荷说:“爸爸的毛笔字一定很出色。”

艾华说:“是的,爸爸的字在贤城教育界有点名气。

附近群众也拿来红纸,请父亲写,很是忙乎。”

艾华和小荷放轻脚步,怕惊动正忙乎的父亲。

他们见父亲正专注裁他的红纸,一幅又一幅,挨个儿铺在走廊地上。

然后,父亲在一张小方桌上,给裁后的条幅折叠格子。

艾华见父亲仍没发现他俩,就轻轻喊一声:

“爸爸!”

父亲这才抬起头来,见儿子媳妇回来了,笑呵呵地说:

“你们回来的是时候,需要人手帮忙啊。”

小荷笑道:“爸爸,您开始写春联了?”

父亲说:“是的,图个喜庆嘛。”

艾华对小荷说:“你可别小看这写春联,字体写得好差先不说,光折叠格子就是个技术活。

七字的,八字的,乃至更多字的对联,折叠方法各不相同,我总学不会。”

此时,父亲已将红纸条幅全折叠好格子。

老人家将一条叠好格子的纸幅铺平在桌上,让艾华帮着拉直,看一眼小本本上的自编内容,沾着墨汁一笔笔写。

小荷一边看公公写,一边听艾华介绍:

“父亲未退休前,春联内容,是从各类报纸或《万年历》中挑选的。

自退休那年开始,父亲就自己创作春联了。”

小荷说:“自编白写,更有意义些。”

艾毕说:“父亲一辈子都相信政府,现在他创作春联的主题,也紧随着国家时局。

这是他的思维方式。”

艾华和小荷一幅幅观看已写好的春联。

只见内容是:

“拨乱反正同心兴大业,东风吹绿携手振中华。”

“劝人休藐视园丁事业,观吾播经伦书生有为。”

“丹心一片培桃李,热血满腔育栋梁。”?

这几幅春联,不知道父亲是准备贴在学校办公室门上,还是给其他哪位老师写的。

见儿子和媳妇欣赏他的书法,父亲笑着说:

“写得不好,瞎编呢。不过,好像谁说过,提笔只为抒襟怀,写联方显好心情啊。”

听爸爸出口成章,小荷也笑了,说:

“爸爸不是说读书无用么,怎么现在写的春联,都是看重教育,鼓励上学的内容了?”

艾华知道,小荷指的是当年父亲反对自己参与推荐上大学的事。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父亲听了儿媳妇揭老底的问话,停下笔来,望着儿媳,咧嘴笑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