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老人很懂事(1 / 3)

老四进屋的时候王平安正在与四房的人喝茶闲聊,不用想肯定是在伺机“套话”。而“大开大合”的王敬思则在一旁闭目养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与王平安聊得“坐立不安”的主事人一看他到来便站起身打招呼道:“文正少爷,您来了。”

老四点了点头说了句“处叔。”

王平安先是一愣,转身看见老四进屋才想起这位四哥的大名就叫王文正。他便说道:“四哥既然也到了,咱们就开始吧。”

那管事约莫六十左右,从刚才的闲聊中得知,他名叫王处乃是与林伯一辈的人物,早年间与林伯他们都是师兄弟的关系。不过,后来就去草原那边经营王家的生意,已经好长时间不曾回来了。想来这次派他来也有想让林伯照顾往日情谊的关系,可惜扑了个空,倒是与“健谈”的王平安聊了个通透。他不厌其烦又说了一遍自己的来意:“说来也简单,就是四房在初到同城,想先做成两单大的打出声势,可与关内大商的联系还是少些,而且新开一条陆路过境也不如走老路妥当。”

王平安点点头示意理解,他问道:“您的意思,我们明白,不知您想要多少粮食啊?”

那管事说道:“说来不怕你们笑话,能提供多少,我就要多少。”

王平安心道“果然”面上装作为难的样子说道:“这个时候进粮,就是买粮商那边压箱底的粮食了。虽然商人是有钱就会赚,但是买他们抗风险的储备?得加钱。”最后一句,王平安着重说道。

王处当即表示理解追问道:“那是自然,不知多少银子一斗?”

王平安对身后的账房使了个眼色,就听那账房说道:“算上运费,斗米一百五十文。”

王处长出了一口气,刚才的相处让他觉得王平安并不是一个“好商量”的人。这个时候斗米一百文价格可以说是相当公道了,他刚要一口答应,就听见王平安又说道:“哎呀,您看,我们还是没沟通好。”

王处心道:“还是来了。”他赶忙说道:“咱们都是抱着极大的诚意来的,有什么困难我觉得都好解决。”

王平安“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想来是与渔阳那边沟通的时候出了岔子,虽然那边把倒是先给咱们凑了几千石米,后面还会陆续送到。不过嘛……”

王处一脸诚恳的问道:“不过什么?”

王平安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姿态说道:“您想必也知道这个节骨眼筹措不易,他们的意思粮食一到岸,就得把尾款结清。”

王处听完“嘶”了一声,为难地说道:“我托大叫您一声贤侄,这粮食买卖都是先付定金的,运到结清的啊。贤侄啊,几千石粮食,可是就十几万两银子啊。在这北地任谁也一把掏不出来啊!”确实,往日粮食贸易都是先交三成左右的定金,到地卖出去之后才能收回全部货款。前期粮食周转都是用“中间商”的信用作保。他知道王平安这是在坐地起价,可只要他有谈的意思就不用着急,不妨先与他“演下去”。

王平安看了看王文正和王敬思,刚要诉苦,就听王敬思睁开眼睛说道:“老九,一次把话说利索了,我这还赶着回去呢。”

王平安无奈的点了点头,“这样吧,渔阳那边我们先垫上,第一单这几千石你们付了定钱之后就由我们押运,到了地方钱货两讫。什么时候老五他们回来,什么时候在开始发后几单的货。想来那时候王叔手里应该宽敞了,货款必须在北地结清,至于押运么,我们就不掺合了。”

王处闻言大喜,他想着如此一来,只要第一单送到,后面自然就有了“余钱”就一切好说了。倒是他旁边的管事告罪道:“几位少爷,小人斗胆问一下,敬思少爷的人好像没怎么走过草原的路吧?这一来一回,怕是会有些久。”

王敬思一听这话,当即一拍桌子,怒目圆睁道:“往日你们两家把着草原的线路,我寻思给你们留点残羹冷饭才懒得搭理,我亲自带兄弟们去,还会误了你的事?屁事不少,想不想谈,不想谈就滚蛋,手里有粮还怕卖不出去。”

王处骂了那管事几句,又对着王敬思连连致歉道:“敬思少爷,莫生气,你看他空长这般岁数,却是个不会说话的。”说完就看向王文正,示意他看在昔日情谊上说几句好话。

王文正挑了挑一边的眉头,半天才说出一句转移话题般的言语,“老九,咱们供多少粮食啊?”

王平安瞅了眼掌柜后,掌柜说道:“预计六、七万石,最少也有五万石。”

王文正拉长音“嗯”了一声后,说道,“这样吧,你们出个人带老五去草原,留个人在这儿筹钱,毕竟家里没有那么多钱陪你们押这个,不用等老五回来,什么时候筹到了就什么时候出发。”王文正好似做出了很大让步,其实却什么也没改变。除了能让一个人陪着老五去草原,“保证”时效性。

王平安则提醒道:“四哥,第一批就得十几万两银子啊。”

王文正摇了摇头示意不用担心,“处叔,还是有些信誉的。”

王处开始为难起来,来之前确实没想到王平安玩了个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