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周围的豪门大户还要凶险万分,不,一定会有人把祸端故意往三卫之地引的。草场可供天下半数军马,谁不眼馋呢?”想到这儿,王平那不由的暗自乍舌,“本以为不过是求了个饮鸠止渴的豪阀,不曾想却是找了个怀璧其罪的军头,苦也。”
王平安又翻了翻,后面多是一些二三十年前发生的小事了,早往后便都是白纸,想来那位前辈已然是故去了,而后继的一念道长又醉心医药也未在上面添加记载。虽然不知道赵清欢出自哪一卫,不过却是对赵清欢有了个大概的印象。这时屋外有人喊道:“王公子,开饭了,在何处用饭?”
王平安吩咐道:“知道了,帮我把饭菜送到小院里去吧。”他把几本杂记都放了回去,扫了扫书架上的尘土,拿出一本杂书看了片刻后放在桌上,才出了门。
门口的小道士问道:“王公子,用完饭后您还来么?”
王平安知道此地不对外人开放,平日都是锁着的。左右已经大概看了个差不离,没什么让人在此久等的必要了。便说道:“啊,不用了,我本来是想找几本杂书,看着看着却忘了时间。真是,你也去吧,别误了吃饭的时辰。”说完就往一念留给自己的小院走去。小道士满心欢喜的点头称是,进去收拾一番后,也锁门离开了。
王平安吃过斋饭,收拾了碗筷,便躺在床上闭目养神。过一会儿遗憾道:“哎,当日我在玄真房中看到那幅堪舆图时,本以为三卫不过时与李家一般的羁縻军屯,不想还有这般故事。如今想来当日袁媛反驳我确实是有理有据,不过是我拿生产力和人性当依据,这些陌生的论调让她无从下手不好反驳罢了。可惜,刚才我要是翻翻同时期的别家野史或许可以看出三卫与关中大户的脉络,可惜大晚上让人守在屋外实在不妥,再说屋中的书也不好拿出来翻看,罢了罢了,现在想这些不过徒增烦恼罢了。”
翌日一早,王平安本想再去一趟一念的书房,又想起今天是平记总店开张的大日子。只得对被他唤至跟前的道童说道:“把我叫来马车吧,去城里。”说完就往小道童手里塞了一粒银子,只见他欣然应允,小步跑去找车夫了。
观中小道士与道童都愿与王平安打交道,因为这位“据说辈分颇高”的公子不仅言语风趣待人和善,在一旁侍候时从不令他们难挨。而且出手大方,每次给他帮忙都能结缘不少银钱,
不少人都能趁着休沐的时候去青城带回不少好玩的小玩意。
看着欣喜的小道童,王平安不由得十分羡慕,现在的他虽然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可私下里却是将平衡一道发挥至极致,不如此不足以令他心安。他暗自感慨:“我到王家之后,上一次这般简单的快乐是何时?”
坐上去往青城的马车,晃晃悠悠的王平安想道:“若是能好聚好散,四处游山玩水也是一件美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