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问道:“如此说来,我也没想到竟能与您有如此渊源,我竟是您的师侄辈了。可不知为何,这些日子我竟有三尸归位之像。”
一念让王后背诵了一编《三彭经》,其实不过三四百字,不过片刻就背诵完了。他思考片刻后安慰道:“你且宽心,安装经中记载想来至少要九品上才能将将摸到斩三尸的门槛,你不过八品现在只是重拾七情六欲罢了,与你修行经书关系不大。”他看了一眼神游天外的老九后站起身来将老九带到书房的空地中,又号了号脉好像确认了下什么,紧接着一掌就把老九拍向墙壁,他围在老九身边好似观察了后又将拽了回来。此时王后才刚反应过来,心中不悦却不好表达。老九则感觉突然放松了一下之后,又被人在身上放了很多沉重的东西。
一念对老九说道:“你这皮囊无垢到如此通透确实难得一见。不过水至清则无鱼,身心无拘无束自然也留不住内息。按常理身若琉璃之人很难挂住神魂,玄门不少天生琉璃体的人随着修为精进到后期多半都是疯疯癫癫的。说到这儿……”一念转身从身后书架上取出一本手抄的经书,他翻到一页交予王后。“这是咱们平野道历代先贤们的笔记,里面记载的是云游时遇到的奇人奇事。三百多年前有位旁知道长记载了他也遇见过这种情况,当时周明帝身边有一位门客也如小友一般,皮囊无垢到了极致好似天成。此人虽然毫无修为,但是也曾人间显圣。”
这时老九才难得提问了一句:“人间显圣?”
“玄门讲感悟天地、佛门克己修心、武夫练体自悟,其实大多数都是以力证道。却也有吕祖、六祖、文成公那般人物以心证道,也可弹指通玄、言出法随、口含天宪。旁知道长曾一同为周明帝身边门客,据他观察那位门客皮囊、道心纯净通透到非人的程度,未曾修心修念灵宫却无比清明。据他记载周明帝最早被戾王的兵马围困时,这位门客招引天雷劈死了围困他们的上万大军。可惜,这位门客未曾著书立言,也不喜在人前抛头露面,明帝即位之后他就消失了。明帝等人自是不愿大肆宣扬这等怪力乱神之事,久而久之就只有我师门中这位先贤记载在书中了。旁知道长说这位门客不年纪过三十左右,就口含天宪如谪仙一般。”说到这儿一念精神矍铄赞叹不已,转过头他才看到老九竟已自己找个地方坐下了,王后神情也如听故事一般。他丝毫不在意继续说道:“我身后的这些经书上都是历代先贤的所见所闻,虽然个中理解难免有谬误,可是所记载之事都是言之凿凿的。小友让师侄你通体舒畅精进修为,说不得就是他的天赋,只能说天机难测了。”
王后想着昨日袁媛种种表现,又问道:“如此说来是不是也可能有别人也能从他身上获得这般好处。”
一念自然是不知道袁媛与王后昨日相见的事,满不在乎道:“这是自然,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有史以来独领风骚之人屈指可数。好处自然不能让你一家独得,不过人海茫茫,又不能按图索骥,师侄你无需担心。就算是真碰上了,没准到时候你都能证道,那般境界还怕护不住一个人吗?”
王后正犹豫着要不要跟这位新晋师叔说说那位袁家大小姐的事,一念对倒是一旁的不时翻页看得津津有味的老九说道:“这位小友丝毫不在意过去,倒是豁达之人。”
老九则嘿嘿一笑,把书交还给一念说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忧心作甚?道长你这册子上写得很有意思,不知能再找两本让我看看吗?”
一念不禁哑然失笑,感情这位把历代先贤的游记当成“平地扣饼对面拿贼”的话本小说来看了。他觉得一直待在屋中有些气闷,便让王后陪自己出去走走,又对老九说道:“小友自便,只要不带出屋子可随意翻阅。”老九闻言嗯了一声,王后看他这副模样也懒得叮嘱什么,自生自灭吧。
两人并肩而行,穿过花园时一念才缓缓开口道:“上次你来找我问药,我就有感觉有点不对,你这个年纪到达这种修为属实不易。还以为是王家有什么金针度穴的法子能激人潜能,现在想来那日你那几个随从都也算是天资聪颖之人,轮不上你这个家主用这等凶险的法子。”
王后轻声道:“老武是母亲那边的家人,二哥他们都没怎么见过他出手,更别说指点了。”
寒冬已至外面的树早就剩下光秃秃的树枝,青城观内的大树许是因为香火鼎盛的原因还能见到几片叶子,一念伸手接住一片落叶道:“我单叫你陪我走走,确实有些话不方便当他的面说。在平野道中有个特定的称呼“天命”,心思皮囊当是天成,由天授命。每逢天下大乱,这种凭空冒出来的人就会找一个乱世豪杰或者真命天子辅佐,你是一家之主,有些事情要想清楚。”
王后沉默片刻后笑道:“他一个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人,拿什么辅佐那些人中龙凤啊?那几道小菜吗?”
一念回头看了她一眼又说道:“你的担心我略微知道一点,既然七情六欲找回来了,想必生机也会慢慢找回。情之所至,总不会因为这点事就留不住他。实在不行,找几个通房生养就好,诺大的家业也不能平白散去。你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