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皆幻化,汝意自执迷,
谁手束缚谁,汝何曾放手?
问:
无为无所爱,亦不见两边,
何为爱与善?确保正行成?
不令善复妖,不令爱成害。
答:
忘身亦忘心,无思亦无想,
情意都不动,善恶害无缘。
问:
明明知幻有,解还是不解?
明明知幻有,以何不自主?
答:
见幻即离幻,何故不能离?
是故说离幻,亦是幻生也,
即是幻中幻,因何能自主,
求自主即贪,不求明而明。
问:既然如此,硬不吃饭,便不饿死,能自主故?
答:病入膏肓,可以用药,循序渐进,后发猛药,先求猛药,直欲治病,则必治死,当从微末做起,点点滴滴修正,待其道力充溢,可以直证无生。
问:凡俗不能活,圣人可无忧。其别在何?
答:凡夫见真不入,圣人见真即入,别在此。
问:何谓入?为何入及不入?如何入?
答:譬如见日不入日,亦如蜃楼,见之而不能入,境界不相对耳,圣性玄妙无方,见之即明,了达无碍,譬如见日而日入目,见蜃楼而色入心,反转境界,以幻归真。
问:圣人境界从何而来?何以彼有而凡无?
答:无中生有耳,离凡即圣,将凡境界了尽,圣境界自现,将自我凡心了尽,自我圣心便成,以本无凡圣,众心幻化而有,故圣境界超凡。
问:无智慧人,无恶意而作大恶事,其人无罪耶?其人无辜耶?其所做非恶事耶?
答:善恶非我定,轮回非我名,今日杀人,后被人杀,不论善恶,如是报回。
问:有人行一微事,其善福德,万劫用之不尽,何以故?与常人何异?
答:譬如彼人有缘供佛一饭,万劫善福,无有断绝,而我卑劣,生于佛后,无缘供佛饮食,虽极力求供,不可得也。
问:此福路,今人有可行者否?
答:譬如一念善于路人,彼人即供养十方诸佛,何况终身修善,无诸过恶之辈,彼人福量,久远不尽。
颂:
慈意柔软者,生活必顺利,
到处人恭敬,圣贤同赞听。
世间有二种人能使圣贤落泪,一者大罪人,二者大圣人,圣贤垂泪,百万劫福罪,大罪人做无量劫重罪,祸害世间,圣贤闻见,乃为垂泪,大圣人做无量劫善福,利益众生无量劫,圣贤闻见,亦为垂泪,何以故?做恶做福,二事之苦,极难思量,能做如是大罪,或如是大福,世所罕有,是故圣贤心动,为之垂泪。
譬如佛涅槃时,诸菩萨举身毛孔,悲泣出血,虚空诸圣,哀恸出血,血遍虚空,所照映处,世间得福,悠远无尽,譬如诸圣,弃凡体而住道境,彼非无身,此身为凡夫所不能思量而已,是故哀恸至极,为之出血,凡夫眼见虚空无故出血,又如此等诸圣,欢乐说法时,虚空之中,自然出香,悠远深邃,人所难测,尚有诸光华现,照耀无穷,诸世界内。
我于今日,诚实而言,吾于过去,至于今日,其间所说,尽为虚法,无有实际,所说道理,亦为肤浅,不为真本,若我如近日所说,不饮不食,宣其百年,于我所知,亦为微末,万分之一所不能及,而我所知,于我未知,百万河沙之一尚不能及。
你们整日只想着挖掘知识道理,纵然我百年不食不眠所说,也不过我所知冰山一角而已,你们纵然学尽天下知识,也不能测知道境之毫末,唯有实修,乃得真知,世有真人,后有真知,汝非真人,便无真知,道听途说,烙印于心,亦非真知。
譬如众人见江南烟雨图画,虽是实景,而汝未到江南,即不知江南真实景象,虽见而犹为虚幻也,我一生时量,所能图画之道景,实为微少,其中妙意亦不能画,若汝等不思进取,专好知识,乃自误平生而已。
被人夸赞,如受侮辱,盖因彼人内心藏毒,被人敬礼,如坐针毡,盖因彼人内心有刺,与人对论,如刀加身,盖因彼人心内逼迫,常有诸人来喧闹,彼人看得起我才来询问,看得起我才来请我,看得起我才来找我,我常思念,我本鄙陋之人,一介愚夫,何敢劳动你等看起?
有人赠我一餐一饭亦不敢受,若食彼之请,如欠千金,彼人视我,如稀有物,网罗笼罩,为彼招财,我若食之,如卖自身,散游四方,多有人请,以我身心,而受荤腥,为方便彼人故,我若食用,彼则轻我,我若不食,彼则慢我,以为我轻视之,如是辗转,游走诸处,历见此事,后不受请。
我年少时,终年不能食肉,我祖辈皆贫,少得食肉,亦然安其一生,如今世道,权威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