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见之虽是人形,而见光像是奇形怪状之物,披着人皮,不做人事,鬼神见之,多为奇形怪状,譬如蜃楼,皆是幻相,而他们此身确实是人。
无情众生,无有灵识,譬如草木山石若孕育灵性成灵物,其身如胎,有情灵识感生其内,亦如众人入胎,迷人不解,以为草木山石成精,实是如此而已,所谓成精得灵者,非灵魂入住,是灵识入住而已,其成精得灵者,大多并无前世之魂精,故所有见识、品性形成皆从今生而起,随其前业缘法,但兴爱憎。
生为人身,虽亦是灵识入胎,亦多无前世之魂精,而彼因福德力,识性之中,顺从前世之性而得入胎,胎中煎熬,亦入蒙昧,埋没前识,至于出生,彼人见识爱憎,随前世性,以今世缘,而起爱憎。
畜生之身,缘法和合而开灵智,智慧天然,譬如孩童,彼身命理,亦有神灵,不如人类,无有知识业习,是故纯真修其神灵之性,易得通灵神力,若生身灵妙,可以得大神通,亦易悟道。
人类出生,便被灌输知识业习,天真神性,迅疾退藏,是故修真之人,修法而通少年神灵,以其天真赤子之性和合此生知识而悟道,行入真路,饱经沧桑而赤子性不灭,彼人必得大成,如是上乘根性,非神仙种子,是天仙种子,此等纯真性不磨不灭者,世间万事不能动其心,彼能处世而独立,自生以来,可以独立守神,若善修其德,必将大成。
问:若逢:得福即慧暗、得慧而福缺,如是等况,何故?怎解?
答:缺德之故,心性有诸劣性,当忏罪,知耻而后勇,方为正道,缺德而慧,圣贤不乐,缺德享福,鬼神易厌。
问:又说缺德:所缺何德?何以故缺?如何根治?
答:
生性有慧根,修法而得意,
自大而傲慢,炫卖露锋芒,
受敬而福减,称尊而厌圣,
恶习所熏染,神圣不欲容,
当三拜天地,礼敬十方圣,
对日月忏悔,静默而不言,
百日德种立,恩养而忘我,
待人如待己,损私而益他,
不受人敬礼,但礼敬于人,
柔和于心气,慈软于声息,
德真在乎身,身心缘不二,
不言修道德,而德道自成。
若人德真,魔王见礼,若人无德,鬼神相欺,所有修行人皆当谨慎,莫自以为是,永如初修,见贤思齐,见不贤自正,修真之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自大,冰碎落地。
问:若:自利利他、自他皆利、自度度他之类,其成道德否?
答:真能利众而自利者,乃为大修行,世间稀有。
问:所虑:自尚不立,何以立人?自尚不足,何以惠施?自尚未度,岂能度人?
答:
大修行之难,难可以譬喻,
毫毛沾海水,水尽彼不尽,
大行立大德,德海永无尽,
沾尽大千水,彼福海不尽,
大行之难行,大道之难成,
言语说不尽,亦如毛沾水。
颂:
大行利益人,力及便尽力,
善能行布施,法义财皆施,
时时利他人,自养命修之,
若须舍命时,笑而速赴之。
问:难易并生,有多难,或必有多易,当有简洁明了之法,可行可成,可化难为易,可化障为利,应有是法,然耶?
答:
心起一念慈,一念得柔意,
肯折节下礼,能受侮辱事,
如是大行也,能忘身心意,
慈爱一念间,布施反掌耳,
生慈即供佛,三世圣尊赞,
修定而精进,不恋一切法,
心永无三毒,纯意为此事,
不求于生死,不求于涅槃,
乃能解生死,复能解涅槃,
大圣精髓意,诸圣共传之,
不需行师礼,十方圣赠之。
问:若行无为法,自亦不找事,种种施利,如何能兼成、互不相妨扰?
答:
无为法无法,随心即随意,
无为人无意,无意者无私,
若无分毫私,便是无为时。
问:
虽是无为法,亦需福慧支,
怎裕德福慧,顺归真如海?
答:爱人者,人恒爱之,善人者,人恒善之。
问:
树静风不止,怎解无奈时?
要不为宿缚,一世顿超之。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