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修真法略(4 / 4)

神气又于深定中和合元心,于是灵明性萌,名为灵丹,此灵丹即玄妙身心也,四灵拱卫者,即此,若有此等修为,即名筑基初成,已入道途,自此以前,乃为凡夫功夫。

灵丹成已,则应养丹,养炼沐浴,玉液炼形而至于五气归元,攒簇五行而化阴阳,阴阳和合而反一元,此名归元功夫,然而此一元不能留住,反化于身,不养一阳,虽能延年,不得超脱。

灵丹元心,养育纯熟,五气圆满精纯,心开意解而明悟超然,则天地复归于朴素,精气神精粹满足,元心境界破虚妄而明真意,则身心和合,顿归真心,返于璞性。

当于是时,灵心精神,凝炼和合,五行之精、阴阳之气、一元之神,三者和合,产出新物,此物从有而归虚无,从虚无而产出,是故名为虚无灵胎,亦名道胎。

自此以往,养胎之事,但须养神而已,至于玄妙,真空炼形,非常人所能思量,而此修法,亦非身外身之修法,无有身外之身,亦无婴儿,亦无婴儿之神通,不有诸外灵异,只有道心道性而已,若欲修者,当专心于此,莫乱学他。

颂:

世间一切病,根本在缺德,

德性若圆满,身心皆无病。

颂:

真心缘是无心,有心便是假心,

但将假意除去,此心便名真心。

颂:

诚实做人,厚道做事,

无有亏欠,便是修真。

如是说初修至于结胎三层功夫境界,于其三层功夫,亦有三层心境,若静定得法,必现其心境,若德性纯,必得悟真,若不悟真,当反求于己,宜自问有何损德之事,若无损德之事,天必佑之。

颂:

静虑以安身,血气周流纯,

炼形化元精,元精上天梯,

还丹复炼形,五气归一元,

元心破虚妄,精神化灵胎,

三关又三关,三层各三关,

关关相递进,层层皆圆满,

心性若无德,超凡不入圣,

若心德卑劣,身贵而心贱,

常念古圣德,被褐而怀玉,

常念常悲泣,苦乐同味之。

前次说血气循血脉而周流,人有血管,周流之事,不难信知,而人骨骼,各自为体,精元之气,却能周流自在,至于迷人,难以信知,如是当思念诸山脉走势,山脉虽各有其峰,而其气势趋向,乃为一体,人之骨骼,亦复如是,骨节相连,气息相通,血液从肉透入骨髓,于是骨髓,养育其血,而精元修炼精粹,亦能透入骨髓,循髓道节节递进,如是流行。

人之呼吸,其名为风,毛孔骨骼,亦有呼吸,是故人身内外,皆有风道,如是风道,名为气之脉也,人身内外,气亦周流,如血在筋,循行不殆。

如是略说修真功夫次第,说此下手之法,非以此法为重,盖以此法为途修炼入道,若至于悟道,当须舍法,若此法修尽,当视之为糟粕,不可恋之,时年丙申四月初四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