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历朝历代的皇帝可能也就朱政煊能做到这一点。这要是放在其他皇帝身上,肯定是逃不脱一个死罪。
朱政煊闭目养神,等着侍卫们去处理。
可是很快,他就又睁开了眼睛。龙辇外的喧闹将他根本没法再闭目养神……
朱政煊立马意识到,这是遇到告御状的了。
在古代时,告御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首先,地方官府肯定不会让你去告御状。因为一旦惊动了皇上,不管这告御状的人有理没理,皇帝都会认为是你地方官府没能力。
所以地方官府会千方百计阻挠,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杀人灭口。
洪武年间,朱元璋规定,百姓可以直接将不法的朝臣绑了送去京城。
但是几十年间,能做到如此的也没有几个。这并不是说洪武年间那些朝臣清廉,而且没有权利的百姓根本没能力办成这事。
地方朝臣有人有权有钱,一般的百姓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还有一个原因嘛,当街拦皇上的龙辇,这本身就是大罪,甚至是赌上九族性命的大罪。
告成功了,皇帝同情之下或许可以免罪。但是,一般情况下,告御状之人哪怕告赢了也会受到相当严厉的惩罚。
为什么?因为要是一点代价没有。那全国得有多少人去告御状,如此一来,皇上还办不办公?
就是天天处理这些告御状的也处理不过来啊。
惩罚就是要告诉告御状的人,没有天大的委屈那就不要来告御状,因为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朱政煊跳下龙辇,询问之下果然是有人在告御状。这让他不禁皱紧了眉头……
他深知一个大权在握的人要欺负一个小民那是何等的容易。
“将告状之人叫来!”朱政煊说道
他咬着后槽牙,他么的,老子让你们老实些,你们既然不听,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
朱政煊下了决心,若是此人真有冤屈,他绝不会轻饶那欺负人的狗官!
很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被两个侍卫带到了朱政煊跟前。
那年轻人见到朱政煊竟然没有丝毫的胆怯和局促,只见他落落大方地跪下“草民刘成叩见皇上。”
朱政煊暗暗点头,这家伙倒是有几分胆色,若是可以弄进锦衣卫倒也不是不行啊。
“平身吧,可是你有冤屈?”朱政煊问道
“回皇上,是草民有冤屈。”刘成不卑不亢地说道,可是朱政煊看他那样子却不像是苦大仇深。
朱政煊打量那刘成两眼,然后对身旁侍卫说道“这里不是地方,去京城府衙吧。”
等朱政煊一行人到地方的时候,府衙早就被清了出来。
没有堂威,因为根本用不着。
朱政煊端坐于堂上“刘成,现在可以说说你冤屈了,朕能给你做主。”
刘成再拜“草民谢皇上隆恩。”
听着刘成的叙述,朱政煊的表情开始变得怪异起来。这……这哪里是要告状啊,这分明就是在挑战大明的一项制度。
对于这个制度,朱政煊也是深恶痛绝,但是却一直没法改变。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这刘成自幼便没了双亲,只和一个姐姐相依为命。
在福利救助制度尚不完善的古代,这姐弟二人的生活有多困难那是可想而知。
可是,他们竟然就这么熬下来了。据刘成所说,因为人们都看不起他们,所以他们几乎没有得到过宗亲的帮助。
朱政煊很能理解,人的同情心对陌生人会泛滥,但是对于身边很多可怜的事和可怜的人却会麻木不仁。
也是因为如此,姐弟两人的感情更是更加深厚。
直到两人成年,他们的日子才渐渐好了起来,那些曾经看不起他们的人也不再看不起他们了。
没过两年,他们家的门槛也便有了媒婆上门。
在宗族的长辈的主持下,刘成的姐姐还是嫁了出去,虽然她很舍不得她的弟弟。
而刘成也由衷为自己的姐姐感到高兴,为此,他倾尽所有为姐姐准备了一份还算说得过去的嫁妆。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刘家两姐弟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时,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击碎了这一切。
那天刘成正在田间插着秧,远远的便看到一个人边喊边向自己跑来。
刘成做梦也没想到,刚当了他几个月姐夫的那人竟然得了急病去世了。
当即,刘成扔下手里的活计便朝邻村的姐姐家跑去。
等他赶到时,他的姐夫已经装殓好摆在了院子里,而他那苦命的姐姐则已经哭晕了好几次。
这让刘成宛如万剑穿心一般,他心疼的不是他的姐夫,而是他的姐姐。
一直到办完丧事,刘成都没有离开他姐姐家。
要说这刘成也真是条汉子,办完丧事的当天,他便找来一架独轮车要将姐姐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