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未竟的酒约(1 / 2)

然而,此时的张卓,却是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

醇香馥郁的美酒,在他的唇齿间缓缓晕开,一股令人微醺的气息,直冲眉心祖窍,让他的神魂被滋润得有些飘飘然。

那是一种无比惬意的享受。

这种铺天盖地的神魂洗礼,让他瞬间神魂尽复,甚至神识微涨。

“这是……”

张卓被吓得不轻。

他的识海世界中,竟凭空出现了一道淡淡的虚影,细看之下才发现,那是一名身着青色幞头袍衫的中年男子,丰神俊朗,剑眉星目,气质颇为超凡脱俗。

其左手执一流霞杯,右手握一长剑,只是那剑看起来并不是实体,像是由密密麻麻的细小剑光所组成,威势惊人。

只见他一剑挥出,身随剑动,在剑影中闪动游走,在半空中忽隐忽现。

时而剑花挽起,划出一道道匹练,仿佛长虹贯日般刺向天际。

时而剑气轰鸣,所过之处地裂山崩,好似奔雷走电,劈向地底深渊。

刹那间,张卓识海世界中的天地也被其引动,青龙低吟,白虎咆哮,朱雀啼鸣,玄武嘶吼,遥相呼应。

然而,那青袍男子却丝毫不为所动,竟以双指捻起剑柄,以剑为笔,以纤凝为墨,在乾坤中挥毫,在虚空中留下一个个方正的大字,每个字都蕴含着惊天的威能。

张卓定睛一看,竟是用那法度森严、形方势圆的唐楷写就的一句诗: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下方还题着四个小字:青莲居士。

青莲居士?那不是李太白吗?

难怪举手投足之间,能与天地交感,引起万物轰鸣,不愧为谪仙人也!

张卓正心神震撼之时,忽然耳边响起一个雄浑厚重的声音:

“太白道兄赠我一句诗,我便奉尔一壶酒,能一口气喝下一壶‘云锦天露’的,当世之士,惟有太白道兄一人耳。只可惜,我已时日无多,无法再以酒会友……”

“太白道兄修炼青莲流霞剑,在酩酊之时,可以诗惊鬼神,剑动天下。然而愚以为,此剑法可分为微醺、酣畅、酩酊三境,当循序渐进。方才是微醺境,现在……”

然而,那个声音越来越低,终于变得无法耳闻,下一刻,竟化作点点金光溃散开来,撒落在张卓的眉心识海。

与此同时,张卓只感到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袭来,将那一丝微醺后的迷醉全部驱散,让他整个人变得既清醒又兴奋。

难道这就是酒剑仙老祖所说的,从微醺境进入到了酣畅境?

只见那青袍李太白,不知何时,已换上了一身蓝袍,长剑一抖,剑势陡然灵动起来,剑光不徐不疾地在这方世界中游走,好似天上飞鸟,又如水中游鱼。

剑光所过之处,就像清风拂面,春雨润物,看起来柔弱无比,却蕴含着磅礴的生机与力量,一路上无孔不入,无坚不摧。

剑随心动,字由心生,方才半空中的诗句,竟也无风自动。

原本的一笔一划、铁画银钩的唐楷,宛自成了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的魏晋行草。

张卓有些讶然,天空中这几个大字中,明明蕴含的威能比刚才更盛,却能如流水般在字里行间静静地流淌着,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不断积蓄着力量。

同时,张卓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壶“云锦天露”在他血脉中的变化。

流霞般的美酒在张卓的血脉中流淌,从涓涓细流汇集成大江大河,肆意奔流,酣畅淋漓。

现在,这些大江大河,全部一路澎湃着从丹田行至绛宫,最终直奔他的眉心识海而去,仿佛百川入海一般,在他的识海中掀起惊涛骇浪——

此刻他终于酩酊大醉,飘飘欲仙。

视线中,只见那蓝袍李太白,大笑间一身道袍竟化成了紫色,以指为剑,遥遥向虚空中点出。

那柄以无数微小剑光组成的巨剑,刹那间乘势而起,似游龙般飞天而去。

只见紫袍李太白,看似随意地在虚空中点点画画,点画间,便有一道道刺目的剑光贯空而过,剑芒吞吐间竟构成了一张威能可怖的剑网。

与此同时,天空中,那十四个飘如游云的行书大字,

早已变成笔走龙蛇、恣意奔放的狂草之体,浩浩荡荡,彰显着巍巍汉唐气象。

酩酊境……

可是那紫袍李太白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见他时而微醺,铁画银钩、法度森严;时而酣畅,放浪形骸、率真洒脱;时而酩酊,恣意奔放、豪情万丈。

将这三种不同意境、不同时空、不同性情的文字交织在了一起,在天地轰鸣中,随着云卷云舒,纤凝聚散,不断破碎重组,生灭不息……

终于,天边的瑞霭停止了变化,以一种玄奥的形态漂浮在了空中——张卓定睛一看,竟是一枚以流云组成的“云箓”!

只见那紫袍李太白,右手轻轻一招,三道颜色各异的剑光呼啸而来,在他手中汇聚成了一把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