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缓进’,就是积极治军。用半年的时间,积草屯粮,整顿军队,汰弱留强,增强军队战斗力。凡是不愿出关西征的,一律给粮食,遣送回原卫所驻地,不加勉强。”
“因为西域远离中原,容易人心不稳,剔除意志不坚者,是为了防止发生兵变。”
朱棣抚须道:“不错。”
朱高煦道:“父皇,速战就是儿臣考虑到朝廷国库空虚,以及西北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为了紧缩军需开支,大军一旦出发,必须速战速决,力争在一年半左右获取全胜尽早收兵。”
“你这个两步走,实在是太妙了!你皇爷爷如果还在世,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咱老朱家的江山,后继有人啊!”
朱棣感慨万千道:“可惜每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便朕位居九五之位,想做一件事一样阻力重重。”
他见朱高煦面露疑惑,遂解释道:“就说这次,在你来之前,朕召集魏国公、曹国公、户部尚书郁新、兵部尚书金忠议论是否立即发兵西北,增援宋晟,收复哈密。”
“其中,曹国公赞成立即发兵,而郁新则以国库财力有限,建议暂缓发兵。至于魏国公,则以朝廷要筹备明年的第二次出海为由,建议朕暂缓发兵。”
“如此军国大事,牵扯甚广,干系重大。朕既要考虑舆情,又要安抚人心。”
朱棣似乎想到了一些陈年往事,带着一丝低落的情绪道:“打仗,打的是钱财。有钱,就有粮。有了粮食,才能保证士兵不会饿着肚子打仗。”
朱高煦道:“父皇说的极对,打仗打的是后勤,没有后勤的支撑,即便战兵再勇勐,也只会一鼓作气,再而衰,叁而竭。如此,后力不足,必定战败。”
朱棣点头道:“是这里道理。”
他顿了顿,补充道:“高煦,你把刚才所言攻略西域的整体方略,草拟成一个章程,明日呈上来。”
“儿臣遵旨。”
朱高煦躬身领命道。
PS:写一本精彩的小说太难了。兄弟们想看什么情况,可以留言。十八禁的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