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贺嘉树去京市(1 / 3)

四月,团里收到了从京市文化部发出的通知。

贺嘉树被借调京市。

借调?

意思是他还会回来?

接到调令的贺嘉树对为何调他去京市的情况一无所知。

调令上只写着,借调他入‘京市文艺研究所’参加工作。

1973年四月22号之前到文化部完成报道。

归期不定。

‘京市文艺研究所’,大家还是第一次听说,因为在此之前,这个单位之前并没有。

这是新设立的。

连团里的领导对此都一无所知。

不管如何,既然接到调令,服从命令前往便是。

离22号没有几天了,贺嘉树没有耽搁,在收到调令的第二天,便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车。

贺嘉树的行李并不多,一个水壶,一只藤条箱就装满了他所有的衣物。

来南方文工团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精神面貌已经好了很多,头发虽然花白着,看着却比以前年轻不少。

“回去吧,到了我会写信。”

候车厅里,贺嘉树对着前来送他的张清说道。

张清点了点头:“您一个人在那边要注意身体,有事就发电报或是打电话。”

贺嘉树笑着点头:“好好。”

已经开始在检票了,张清把藤条箱递给他:“您去了京市刚好可以和丁老师见见面。”

“我也是这样想的,那个家伙都在信里提了好几次什么时候能见一面了。”

对于这次被调往京市,贺嘉树心里五味杂陈。

有对京市的怀恋。

也有对即将见到当年那些人那些事的复杂心理。

不管怎样丁学礼是一定要见上一见的。

亲眼看见贺嘉树上了车后,张清才回转。

团里的人对贺嘉树借调京市的事,都很好奇。

都好奇调贺老师是去干什么?

为什么又是借调。

如果欣赏贺老师的才华,直接调过去不就好了?

难道是团里的领导们不放人?

大家特别是对于这个‘京市文艺研究所’的好奇度,更高。

“文艺研究所是什么单位?”

唐糖撑着下巴疑惑的问道。

严明扶了扶鼻梁上往下掉的眼镜,“顾名思义,应该是研究文化艺术有关的东西吧,比如音乐、舞蹈、文学、艺术等。”

唐糖撑着下巴点头:“所以才调贺老师去,因为都知道贺老师厉害。”

张清笑道:“你这话可别被唐老师他们听到了,小心人家来敲你脑袋。”

唐糖吐了吐舌头,马上改口道:“都厉害,只是贺老师刚好比较合适。”

邢舟从门口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既然有研究二字,我看可能和研究传统文化有关。”

“可不好乱说!”严明皱眉。

‘传统’二字,饱含的歧义太大了,那是‘旧’的东西,是不被需要的。

邢舟耸耸肩:“行吧,我不说,但是我想可能与这个有关,新的那叫创作,不叫研究。

顾名思义你们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说了不说,还是没少开口,严明摇了摇头。

但,邢舟说的也不无道理。

杨阳一路小跑着进了排练室,“大消息!”

“什么大消息?”唐糖双眼发光的问道。

张清想起去年好像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杨阳也跑进来说大消息。

他和邢舟是在领导那儿听到了文化输出的事,那么这次贺老师去京市是不是也有这事有一定的关联?

杨阳神秘兮兮的道:“我们队,有两个人向团里打恋爱报告了。”

“谁?”众人齐声问道。

杨阳笑得一脸的荡漾:“你们猜?”

张清:“还能说谁,谁没在,就是谁呗!”

提了干才能打恋爱报告,歌队新来的同志和没提干的不在范围内。

几人对视一眼,齐声道:“谭京华、王杰!”

“我去!他们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邢舟直接跳了起来。

“你个棒槌,能知道个啥?”

“看不起谁呢?说起好像你早就知道一样!”

“我反正是早就看出来了。”张清淡淡的插了句嘴。

几人翻了个白眼给她。

你要是看不出来,那对象就白谈了

有对象的人没资格插话!

张清:“……”

谭京华和王杰的恋爱报告很快就下来了。

得到了歌队所有人的恭喜。

谈了恋爱的谭京华整个人都变得活泼了不少。

她还专门找张清聊了聊,为自己之前的一些行为向张清道歉。

说她不该给张清脸色看,是她的想法太狭隘,失败应该在自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