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炆儿,你可也是这样想的?”
朱允炆忙起身,拱手回说:“回禀皇爷爷,正是。”
“太子何意?”朱元璋又问朱标。
朱标亦起身回应:“回父皇,儿臣也觉王弟这席话虽为童言,然却不失为公正之论。”
朱元璋故作冷脸给他们看,转头问向黄瑛:“黄爱卿,看来朕只能向你这从教之师寻个公论了。”
黄瑛回应倒十分干脆:“老臣附议。”
谁知,朱元璋听闻,当即开怀大笑:“好,好啊!大明有尔等皇族与臣子,后世无忧矣!”说着起身,“朕纳谏了。此事,就交由太子和黄爱卿去办。”朱标和黄瑛领了旨,又听他道,“这儒学馆虽可纳平民子弟,然必须有名额之限——这样吧,就暂与官家子弟人数对等,可算公道?”他说这话时目光竟落在了朱楹脸上。
朱楹满目灿然,拍起手来,“太好了!父皇圣明!”
谁知,朱元璋见他那般兴奋不已,竟故作阴沉之色,突然问去:“念儿。你凭空与朕讨论公道,必是事出有因,还不给朕如实道来?”
“这……”朱楹略显迟疑。
“快说……”
“哦。”朱楹眨巴眼睛,环视一眼众人,“可是,儿臣若说了实话,父皇可不许生气。”
“那就要看是何事了。”
“儿臣以为,是好事。”
“既然是好事,说来给朕和大伙儿听听。”
朱楹眉飞色舞,娓娓道来:“方才,儿臣逐着一只浑身满是彩羽的小雀儿进了儒学馆……”
朱元璋故压眉头,“莫要跟朕耍滑,直说便是。”
“哦。”朱楹嘟起小嘴儿,点头说,“在那儿,儿臣遇见一位小哥哥正影在竹丛后头偷听先生讲学呢,看行止应不是那馆中的学生。”
黄瑛听罢,心中顿时一惊:那孩子到底被撞见了……
朱元璋问:“莫不是哪个顽劣子弟荒学废业溜出去玩耍了?”
朱楹摇头:“定然不是,他听得很是认真呢。若不是方才儿臣学作猫叫,替他解围,他这会子早就被个臭公子拖去邀功作法了。”
这会儿,黄瑛忙掐了话头:“皇上,那孩子确非府学子弟。”
“哦?”朱元璋似有不解,又问:“这么说,爱卿早已知道此事?”
“正是。”黄瑛点头道:“早在几个月前,老臣就发觉那孩子行迹了,可一直无动声色。”
“为何?”
“此乃凿壁偷光一类赤子啊。”
这话听得朱元璋满目感动之色。当即冲着黄瑛和朱楹笑说:“原来方才你师徒二人向朕讨求公道,竟都是因那赤子所起呀?”
黄瑛与朱楹听罢,双双点头笑应。
“好!好啊!听你二人这般描述,朕倒想亲眼去瞧瞧那孩子了。”
欲知后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