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风暴席卷而来(5 / 7)

木匠 青儿19 12943 字 2016-08-04

也觉得太俗,不能表达出,他投身的火热的革命运动的意义,为了顺应革命大潮,他把爹妈给起了二十几年的韩有才这个名字,改成了叫韩****,****,这个名字,在他看来,红色,响亮,意义非凡。

当人们叫他韩****的时候,他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就连说话走路都跟常人不一样,昂头挺胸,声音洪亮,他的脖子上,永远挂着红绳系的哨子,可以说,哨子就是他的护身符,基本上是,哨不离身、身不离哨。

据他媳妇跟外人讲,那个哨子,韩****睡觉的时候,都不带摘的,有一天夜里,他媳妇想跟她亲热,嫌挂在脖子上的哨子碍事,就伸手帮他摘掉了,没想到,一向有点气管炎的他,竟给了媳妇一巴掌,气的他媳妇,一个月没进他的被窝。

韩****每天五点钟,准时吹响哨子,他要求五个****对象,要在哨子响后的十分钟之内,到达指挥部,接受他的严苛训练,在正常情况下,他训完话以后,要五个****对象,围着指挥部跑圈,跑圈的多少,要取决于他当天的心情,当然,他高兴的时候极少。

有一天早上,玉儿生病了,肚子疼的厉害,往常在家的时候,玉儿就会喝一碗热水,吃一片止痛药,病症就会得到缓解,可是在仓库里,不要说热水,连凉水也没有,更别提止痛药了,玉儿只好躺在草甸子上捂着肚子忍着,当韩****哨子吹响的时候,玉儿没有做到在十分之内到达指挥部。

玉儿赶紧跟韩****解释,韩****不听,他认为,玉儿是在挑战自己的耐性,为了惩治玉儿,他让玉儿独自围着指挥部跑圈,他不喊停,玉儿就不能停,本来就肚子疼,还要不停的跑圈,玉儿实在坚持不住了,最后晕倒在地,赵连弟连忙将玉儿的昏倒的情况,报告了韩****,韩****听了,不但不收手,还把报告情况的赵连弟也牵连进来,加上了‘抗拒无产阶级****,拒不接受改造’的莫须有的罪名。

韩****的举动,惹恼了李永根,李永根认为,这种折磨已经到了极限,不能再忍受了,他开始反抗韩****,韩****下令,不允许任何人照顾玉儿,而李永根则给玉儿弄了一碗水,还把自己的饭,匀给了玉儿一半,他的举动,彻底惹恼了韩****。

自从**********开始后,在韩****的字典里,只有绝对服从,没有反抗的字眼,为了惩治李永根,他恼羞成怒的,从树上折下了一根拇指粗的树枝,沾上了水以后,狠狠的抽向李永根的后背,树枝所落之处,顿时出现了一条条红色的血印子,李永根咬着牙,就是不肯服软,直到被打的不省人事,韩****才罢手。

大家把李永根抬回了仓库,玉儿试图清理一下李永根的伤口,可衣服和血已经黏在了一起,很难揭开,玉儿只好让李永泰出外打了盆水,把李永根的上衣,一点点浸湿,把伤口和血衣慢慢的剥离开,对于李永根来说,伤口的疼痛不算什么,心里的鸿沟太深了,难以愈合,这件事,在他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已经失去理智的韩****,依旧每天吹响那个,催命的哨子,继续折磨着这五个****对象,五个人敢怒不敢言,他们私下里,给韩****编了一个顺口溜:

韩****,一吹哨,

鸡也叫来狗也跳,

瘟神见了赶忙跑,

魔鬼遇上也嚎叫。

山子知道母亲在韩****手下,不会有好果子吃,趁韩****没注意,把家里的鸡蛋,煮熟了几个,偷偷的塞给了母亲,但还是没有逃脱韩****的眼睛,他警告山子,这次是第一次,他可以不予追究,如果再有第二次,他的下场会和他的母亲一样,被关进仓库,失去自由。

韩****的母亲,本是个本分的人,在村里的人缘也很好,当他听到村里人,议论他的儿子的所作所为的时候,脸上当然挂不住,她规劝儿子,都是土生土长的沙峪村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做事情不要太过分,要给老韩家积点德,没成想,韩****瞪着眼睛,挺着胸反驳母亲,干革命,就是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如果还为那些反革命分子说话,你就不是我母亲,你就是我的敌人,我就连你也一块关,母亲心想,这孩子算是完了,两眼直勾勾的,就是一心想着闹革命,看来老天也拿他没办法了。

大虎的堂弟的孩子办喜事,按说是个喜庆的事,可是韩****知道以后,非提出由他来主持操办,堂弟的孩子,不敢惹恼韩****,只好依了他。

婚礼那天,大虎和兰珍也参加了,为了祝贺新婚夫妇,兰珍特意把家里的存货,一床缎子面的画有龙凤呈祥的红色的被面拿了来,这个被面还是兰珍出嫁时,父母卖了两只羊的钱才买的,兰珍一直压在箱子底,舍不得用,这次正赶上堂弟的孩子结婚,她忍痛割爱,拿来送给小两口,韩****对前来送礼的人的礼物,都要亲自审查一遍,他的中心意图是,通过审查,剔除‘封资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