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风暴席卷而来(4 / 7)

木匠 青儿19 12943 字 2016-08-04

红芬,立即押到仓库去,接受无产阶级****!”

李红兵把郭红芬的胳膊向后一拧,押进了仓库,到了这个地步,郭红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看到郭红芬被押走了,总指挥李有亮继续喊话:

“下面传达伟大领袖毛主席最新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大家跟我一起高呼,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社员们学着总指挥的样子,振臂高喊。

这次的会议,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又一举揪出了‘反革命分子’郭红芬,郭红芬不例外的被剃了阴阳头。

此时,沙峪村的气氛,异常的沉寂。

大虎双目失明的六十多岁的堂婶,原本在家有儿媳妇照料,身体挺硬朗的,那天,儿媳妇做着半截的饭,也被大队喊去,听最新指示,儿媳妇担心老婆婆出门走失,就将婆婆反锁在家里,心想,反正传达最新指示,不会有多长时间,就没把煤火封死。

到达会场以后,总指挥传达了最新指示,她刚准备回家,哪知,总指挥又开始发表他的指示,这下儿媳妇慌了,她想趁没人注意,溜回家去,但顾虑到前几个,被无辜的打成反革命分子的例子,她没敢走开,只好等会议结束才跑回家。

当她打开家门后,看到的是,老婆婆已经被煤气熏死了,由于缺氧,老婆婆把自己的胸脯,抓了一条条血道子,儿媳妇愧疚难当,她抱着老婆婆失声痛哭,还边打自己边念叨,‘我不该锁门,我以为能很快回家,要是知道时间长,我该带她去的’。

儿媳妇的哭喊声,惊动了左邻右舍,大家也跟着掉眼泪,沙峪村的人都了解,老婆婆这辈子,过的实在太不容易了,从小双目失明,十岁那年,父母又因病相继去世,十八岁那年,她到沙峪村乞讨,被大虎光棍的堂叔收留,并娶她做了媳妇。

婚后生下了一儿一女,为了养大两个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还好的是,拉扯大的一双儿女,比同龄的孩子懂事孝顺,儿子曾经发过誓,要让老母亲晚年,过上幸福的日子,可眼下,老母亲竟因为被反锁在家里,无法逃脱,而被煤气熏死,这让儿子一家人,无论如何无法面对,儿媳更是后悔万分。

大虎的堂侄媳妇,枝子,三十多岁,嫁过来的时候,大字不识一个,她的丈夫,常年在煤矿上干活,一个月难得回家几次,伺候公婆、照顾孩子等家里家外的活,全放在这个能干的媳妇身上,村里的人提起她,没有不伸大拇指的,可就是这样一个贤惠能干的媳妇,也遇到了烦心事,而这个烦心事,她自己又无法解决。

遇上什么事那,原来,沙峪村没有小卖店,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的,缺个针头线脑、买个油盐酱醋什么的,都要到邻村的‘小百货’去买,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你卖我东西,我付给你钱,再正常不过了,可是,自打**********开始以来,这个村的革命运动,比沙峪村的动静闹得更大,举个例子说,你想买盐,售货员就会说,‘为人民服务,你要买什么?’,顾客需要回应,‘要斗私批修,我要买二斤盐。’就是说,每句话前面,要先背颂一条毛主席语录,语录背上来了,交钱您拿走东西,语录背不下来,对不起,您今天这东西就买不成了。

枝子前几天来买盐,就是因为没背上语录,就没买成,一开始,她不想把这件事告诉别人,没有盐,她就凑合着做,可是,面对无滋无味的饭菜,家里的大人孩子,都不爱吃,特别是年迈的公婆,他们甚至误认为,儿子不在家,儿媳妇你诚心这样做,实际就是不想伺候他们,为此,枝子愁得没法,最后,她想到了大虎家的小六,她认为,小六是个小学生,不会笑话她,于是,她把自己遇到的难事告诉了小六。

听了枝子的要求,小六爽快的就答应了,她觉得,这件事太有意思了。

枝子带着小六到了小卖店,他们看见,柜台前,站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售货员,他表情严肃,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手里捧着红宝书,枝子赶紧把小六推到了前面,只听见男售货员说道:

“要斗私批修,小姑娘,你要买什么?”

“要节约闹革命,我买二斤盐。”

“抓革命、促生产,你给两毛钱。”

“要节约闹革命,给您两毛钱。”

在看似荒诞的对话中,她成功的为枝子买到了盐,在回家的路上,枝子一个劲的夸她,她也来了精神,她告诉枝子,自己会背好多毛主席语录,以后只要枝子需要,她都会帮助枝子,枝子问她,这些语录,你是从哪学的,她告诉枝子,村里的大喇叭,每天一睁眼就是这些,就是听也听会了,她还告诉枝子,‘老三篇’,她一字不差的都能背下来。

枝子遇到的烦心事,也只是这场运动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沙峪村五个****对象的命运,可就惨多了,韩有才自打当上了副总指挥以后,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每天每的精神,都处在极度的亢奋中,叫了二十几年的韩有才的名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