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生一世一首诗(7 / 12)

西班牙1492 梦中伊莎贝拉 31720 字 2018-01-14

光辉恐怕就会跌落境界。

不过,到底是一位震古烁今的艺术家,达·芬奇盯着耶稣的脸庞,和用主教的面容填充的犹大面孔,以及众位门徒,目光巡视了一阵子,最终,只是拿起画笔,在那紧要之处,添上了两三笔……

……

得知自己的生计问题很快就能得到完全的解决,达·芬奇感到心情十分愉悦。看着面前的《最后的晚餐》,他决定给佩雷斯侯爵一个惊喜。

比如说,把其中一位使徒的面容以佩雷斯侯爵的脸来填充。

犹大自然是不行的,那已经由米兰主教光荣地代劳了。至于后世为什么会知道这一点,除了达·芬奇本人毫不掩饰外,修道院的修士们对此表示非常支持——主教做到这个份上也是没谁了。

主教表示宝宝心里苦。他因为被认为与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狼狈为奸”而被厌恶公爵的米兰民众们唾弃,然而公爵大人和亚历山大六世教皇才是真正狼狈为奸、同流合污,当年教皇冕下向北运送贿选黄金的车子现在还存在公爵的宅邸里,作为两人友谊地久天长的象征。他不和公爵嘻嘻蛤蛤,不阿谀奉承不随波逐流,位置能坐得下去?

所以,斐迪南的这一举动在达·芬奇这里引起的第一个变化,是《最后的晚餐》中,十二门徒之首的圣彼得的脸变了!变成了佩雷斯侯爵的脸!随着该画作走红,很快佩雷斯侯爵在西班牙贵族中出名了(他是尼德霍格没错,但侯爵、家族身份不可能隐藏),正如米兰主教一样。

此外,达·芬奇还创作了另一副画作,这幅画作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蒙娜丽莎的微笑》依然著名,但是比它更引起轰动的是《路易斯的微笑》!——

这是一副浪漫主义但又十分写实的画作。在仅仅一面之缘后,达·芬奇不看人直接作画,一位飘逸出尘、长发及腰、不食人间烟火的女装大佬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路易斯的微笑虽然不像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神秘,却更加的意味深长!米开朗琪罗曾对此口出惊人之语——“我已长发及腰,如今嫁你可好”,被认为是最精辟地解释了本作蕴含的哲♂学精神。

遗憾的是,画作主人公,后来被证实是尼德霍格一名朝气蓬勃的情报人员,不幸于1498年英年早逝。他拒绝了此画的赠与,同达·芬奇先生再未相见。他的墓碑上刻着一行小字,“愿天堂没有芬奇”。

艺术家的事业暂时告一段落。就在达·芬奇怀着喜悦的心情创作他的惊世巨著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国家机器,也在开始缓缓启动,将在这一年里,迸发出极为强大的力量!

这一年,国家机器,主要是阿拉贡王国的国家机器,将完成三件还算不那么微小的工作——

把法国人赶出意大利南部,解放那不勒斯王国;

侵攻北非突尼斯(前文已经提前叙述)哈夫斯王朝,深度地控制了突尼斯,西班牙割取杰尔巴岛、加的斯湾、的黎波里塔尼亚,尤其是最后一块地区,成为在北非遏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略战争的重要根据地;

最后一点,就是启动了本年最波澜壮阔的国家行动——大规模远征美洲!这里就不得不对后世的一些不良现象表示遗憾。

后世的太阳系霸主伊比利亚及亚美利加联合帝国-夏,即中西共主邦联,关于斐迪南大帝的各种影片自然是少不了的。遗憾的是,尽管大帝本人屡次表示抗议,此类影片的评论、弹幕礼仪仍然得不到遵守。甚至连后台硬的UP也胆敢以身试法。

以下是b站纪录片《征服美洲》(1496年第三集)简介中的一句不文明用语:

斐迪南:“让开,我要开始装b了!”

【UP走得很安详】

……

1496年的1月5日,地处地中海西岸的阿拉贡第二大港口、第三大城市(此时尚次于萨拉戈萨)巴伦西亚,不像欧洲其他地区那样,感受到难以忍受的严寒。

地中海西滨的冬季,温和湿润。巴伦西亚为胡卡尔河及其之列卡夫列尔河流贯。自罗马帝国时代以来,灌溉农业已很发达。

对于这颗“地中海的明珠”,斐迪南感到一种来自后世的亲切感,因为这里的气候像八闽大地,这里近海的农作物不是撒丁岛的麦类,而是水稻——符合斐迪南的饮食习惯。同时,自711年阿拉伯帝国入侵以来,稻米、橘子和火药被带到了这里。

没错,还有一项火药,这里是现在和未来西班牙一个重要的火药生产地,还将建立火炮的生产厂,供应很大一部分的火药和枪炮,让西班牙方阵纵横欧洲,征战海外。这说明作为这里本就很有军工基地的潜力,能够实现斐迪南在大陆上缔造军工复合体的宏大计划。

不过,巴伦西亚现在最主要的产业是造船!这里是阿拉贡最发达的造船业中心,斐迪南过去四年内,持续不断地在阿拉贡所有港市和卡斯蒂利亚部分造船厂建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