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观澜书馆道乘龙(2 / 3)

许多的脑袋,须发乌黑,一双大耳突出发外,好似一双菱角,着了书吏职服,站在自己面前不远处,不动不摇,如一棵大松相似。

姬猛呃了一声道:原来是你,大耳聃。

那被叫做大耳聃的书吏闻言微一屈腰拱手道:正是微臣,不知大王驾临观澜书馆,要看何书,微臣即可取来。

姬猛转目看着大耳聃道:方才你说的河图仙踪,是什么书?孤很觉陌生?

大耳聃施礼答道:河图仙踪是夏商之书,撰者无名,写的是河图这本典籍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奇异故事。大王如有兴趣,微臣这便去找。。。

姬猛心中一笑,方才刚说河图仙踪被我师弟借走,此刻哪里去找,随口道:此书不是碧瞳儿借走了么?

大耳聃屈腰答道:确是借走了,不过,微臣还有一册,借走的,乃是微臣抄录之副本。

奥,姬猛微微一赞:好,大耳聃,孤却不看,你讲来孤听听

大耳聃接口道:王上愿听,微臣自当讲来。

说着话,徐徐讲来,却将河图之事,说的异常有趣,姬猛渐渐听得入神,却被外面内侍之声打断:大王,晚膳已到。

大耳聃住口不言,侧身闪在一边,姬猛略觉遗憾,支起半身道:传进来吧,一时大门开启,数个治膳司的内监鱼贯而入,手中朱盒陆续打开,在姬猛身侧条案上摆的琳琅满目,立时饭菜香气合着满馆书简之味,将偌大藏书馆蒸腾出许多活气。

姬猛站起身来,在内侍手捧金盆内,沾了沾手,接着另一个内侍手中锦帕即刻伺候擦拭已毕,姬猛挥手,诸人退下,大耳聃随着手势也要退出,姬猛喊道:大耳聃回来。那人闻声而住道:王上用膳,微臣理当告退,否则于理不合。姬猛哈哈一笑:不待王命,擅自退下,更是罪不可恕。

大耳聃转身道:王上有何吩咐?微臣岂敢不尊。

姬猛将金樽斟满,端起来道:大耳聃,你守书馆擅自借阅别人王家藏书,罪一也,该当如何?

大耳聃闻言一颤:禀大王,单凭大王发落。

姬猛端起金樽垂目道:嗯,周王朝无此罪状,孤觉得,断四肢似妥。

大耳聃闻言跪地道:大王之意,甚妥。

呃,姬猛奇道:那便如此,你可无怨无悔。。

大耳聃言道:微臣不敢。

姬猛心中更奇思道:别人闻此,骨战浆出,此人有些意思。念及于此喝道:来人。立时大门复开,闪进四个幽灵一般内侍,姬猛将樽中美酒,一口而尽,放了金樽道:将大耳聃双。。。。

话未说完,四个内侍方要趋近拿人,大耳聃忽然说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姬猛正要说出惩罚大耳聃之言,不妨大耳聃忽然长河倒泄,抑扬顿挫讲出铿锵之声。姬猛闻听内里极是有趣,住语一笑:大耳聃,你这是给孤背诵什么?

大耳聃接口道:三皇五帝,乘龙之道。

姬猛心中一震,略一沉思,向着两个小内侍施个眼神,四个内侍复又退出,大门复闭。

姬猛心知大耳聃耍滑头,却不揭破,只觉今日十分有趣,前有宝玑和尚,后有宗伯,接着却是这个大耳聃,混不似往日沉闷压抑。

转步来去,又复捡筷进了几口饭菜,将金樽又复斟满,却不喝,嘴角一抿道:大耳聃,何为乘龙之道?

大耳聃身形不动:乃是飞升之意。

姬猛接口道:飞升是何意?

大耳聃道:众目之下,腾空而去,不复再受阎浮之苦,飞升上界之意。

姬猛哈哈一笑:此等糊弄凡夫之语,孤却不信?

大耳聃接道:王上英明,四海之内,王上所言,震古烁今。

姬猛一愣道:大耳聃,你敢讽刺本王,难不成给你个车裂试试?

大耳聃道:王上方才所说,真是真意,微臣岂敢有些微不敬之意。

姬猛奇道:如此一来,这许多煌煌之作,岂非都是虚妄么?

大耳聃一叹道:书中之事,也许尽有,王上之言,岂能不真。

姬猛微一愣怔,心中却明,绕来绕去,这大耳聃是转着弯兜圈子,我说是真就是真,我说不真就不真,这马屁拍的倒也有些门路,心中一乐:大耳聃,来,陪孤王喝一杯。

大耳聃一礼到地:谢王上隆恩,说着话膝行向前,一点也不客气,自姬猛手中接了金樽,一饮而尽。复叩头谢恩,将金樽双手奉上头顶。

姬猛心中大悦,搁了金樽,向着躺椅上倚靠,说道:念你抄录副本有功,又能讲些陈年旧事,传阅之罪暂免,起来吧。

大耳聃闻声谢恩而起,姬猛又道:方才你说的黄帝之事,来,你再给孤王讲一段。

大耳聃微一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