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观澜书馆道乘龙(1 / 3)

姬末陪着姬猛在王宫侧殿立德堂,口干舌燥半晌过去了,方将如何应对列候,如何传书天下,如何将单旗归葬,何日长乐公主可行婚嫁,用何礼仪,一件一件,桩桩费神。

出姬末意外的是,讲到伐楚之事,姬猛随口答应,不予当真,这是奇怪了,姬猛朝堂上煌煌之言,此时仍在心中缠绕,结果自己方一开口,姬猛就笑言道:宗伯何须过虑,孤王之言,达于诸侯可也,不日逆楚必有谢罪表章呈来,这几句话将姬末惊的半响回不过神,却被姬猛亲手捧茶,嘘寒问暖遮盖过去。

说了话,告退而出,天色苍茫,由两个小内侍在前引路,手中捧着王上赏赐的两柄如意,心中舒畅许多,不一刻出了宫门,家人接过所赐,小内监转身告辞而回,姬末登了车驾,寻思道:需往馆驿和列国使者打个招呼。

调转车驾,向着皇城东南角上行去,长街之上,尽被雨雾拢住,故而行人稀少,白天单旗的大丧,钟鼓萧笙,此刻仍在飘荡,姬猛心中幽思道:善泳者溺水,善骑者坠马,可怜了单旗一门,长不能立,幼不能言,王上真有昊天之德,竟将最爱的掌上明珠赐予单家为媳,这阵仗在过去也是绝无仅见,单旗也可瞑目了。。

沉思中车驾已至馆驿,下了车,止住家人,独自负手而行,却见馆驿两列宅院,灯烛不举,唯有两列甲士,披着白袍,站的纹丝不动。

心中诧异道:列国使者不在么?

守门甲士望见姬末踱步而近,施礼之后仍自凝立向前,姬伯问道:列国使者在否?为首甲士一晃身屈腰道:回大宗伯,列国使者相随而去,此刻未归。

姬末闻言顿感失落,思道:一众人等何处去了?等,还是不等?扭头看看车驾,觉得腹中已空,点点头,转身向着车驾而去,身后那甲士道:大宗伯慢行,小的待列国使者归来,一定告知宗伯来访之事。

姬末心中一舒,这甲士倒也伶俐,转身冲他嗯了一声,一笑示意,复又转身像头苍老大熊一般,沉沉夜色中踏车转向行去。

姬猛听完两个小内侍之言,摆摆手,那两个内侍闪身而退,姬猛站起来在立德堂微暗的地面上,来回踱步思道:伐楚,孤王岂不知伐楚之难,莫说现在,便是先王的先王上,也无此等之力一鼓而定,本王借诸侯而达天意于逆楚,谅来临阵折了精锐,必然负罪请罚,四面树敌,楚王自己不知道也是在火炉上烤么?

嘿嘿,思到这里停住脚步,望着方才姬末坐定锦墩道:周天之度,度之外,尚需啄之磨之,宗伯啊,孤王此时觉得,王上这个位子,有点点味道了。。。

却不知师父和那宝玑和尚如何了,念及于此忽又转思书馆之事,立时肃容喝道:来人

大门旁边闪进一个人来,俯首屈腰道:大王,奴才在。

姬猛嗯了一声,转了两步道:你去治膳司,着御厨将孤王今晚膳食捧至观澜书馆,传了话,来观澜书馆候命,去吧。

那内监弯腰俯首道:遵王名,传膳观澜书馆,回来复命。

说着话,转身疾步而去。姬猛微微一笑,心情舒畅许多,伸展双臂踱步迈出立德堂,却见游廊外桃梨花朵已绽,幽暗中也十分夺目,嗅着花香,迈步向观澜书馆行去。

身后不远处四个小内监如同幽灵一般,不疾不徐无声同行,辗转之间,却到观澜书馆围墙洞门之外,负手迈步而入,幽暗中依稀周围景物依旧,方思道:有年余未至此地了,穿过幽幽松竹,迈步踏上观澜书馆石阶,却见馆内窗上,灯火溢出,一个起伏微晃影子,投在泛白油纸之上,心中思道:何人在此?

想着迈步推门而入,眼前大亮,却见许多纵横书架之间,靠窗一张条案,旁边躺椅上,自来是自己在此躺卧之处,竟有一个灰衣人,在灯盏簇拥中,捧着竹简将面部遮个严实,逍遥舒服蜷身烛下观书,进来推门之人,竟然不见动静,想来入神已深。姬猛心中大奇,蹑手蹑足往前趋近,不想那书简之后忽然发声:碧瞳儿,你来借书么?上次那本《河图仙踪》你还没还呢。

姬猛闻言暗笑,方要趋近去观个仔细,不想身后内侍忽然跟进,张口喝道:王上在此,大胆狂徒,还不起身拜见么?

呼啦一下,姬猛心中暗恼,阻止不及,只好收势负手而立,却见那人抛掉书简,自躺椅上一跃而起,须发飘动,烛光明灭之际,拜在姬猛身前,语声洪亮道:小吏拜见王上,王上恕微臣不知之罪。

姬猛移目看着跪地之人,方才书简遮面,此番俯伏在地,心中觉得好奇好笑,踱步迈过伏地之人身侧,捡起被其抛掉的书简,在躺椅上顺势而卧,却不说话,那人看姬猛不言,也不出声,二人之间,忽然沉默无边,随身内侍方要出声呵斥,姬猛咳嗽一声,摆手示意退下,四个人见状眼光一动,飘出门外,将门复又闭上,侍立廊下不动。

屋内姬猛忽然一笑:起来吧,小吏。

那人闻言方敢伸腰起身,姬猛这番仔细看去,烛光里,面前之人有着一个比普通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