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太庙远山孤心悠(1 / 2)

姬猛接过宗伯话头,侃侃而谈,将陈年往事讲完,心中也自翻腾,住了声沉思片刻,张目下看俯伏在地的朝臣,默然半响,幽幽叹了口气说道:你们都退下吧,孤王要去宗庙为父王守灵拜祭,改天再议。众人闻言拜服在地,称颂谢恩便欲起身之时,姬猛忽又说道:伯叔,劳烦你代孤王好生招待各国使节,孤要为父王守灵,不能亲往答谢远道而来的诸侯使者。说罢挥了挥手,示意众臣退朝。

姬末闻言俯身答道:谨遵王命,王上节哀,当以国事为重。

姬猛闻言抬眼注目姬末,却见眼底之人白发微垂,记忆中伟岸身躯,在此时,已显的苍老瘦弱了。心中一跳徐徐说道:宗伯费心了,孤王无事,有空便进宫来,孤有许多事情,还需请教伯叔。

姬末身躯微颤,闻言心中波澜微起:谢王上关心,为王上解忧,老臣必然尽力,请王上勿忧。

姬猛面容上稍展些许笑意,一瞬而逝,接口道:孤方才登基,万事纷繁,有伯叔及众卿在侧,实是莫大之助。说罢便要起身而去

众臣本见姬猛神情索索,均各黯然,姬未见众臣不语,王上寡欢,心中转念,眼见姬猛要去,屈腰振声道:王上,我朝自先王上之前,诸侯王已慢我朝,此次王上继位大典,各诸侯国均未缺席贺礼和朝贡,虽然诸侯王们未曾亲来,所贡礼物却较以往为厚。足见我王在各国诸侯心中之重要远迈从前。望我王保重龙体,振奋精神,重开我朝四夷宾服之宏图霸业,此乃老臣毕生之愿啊王上。

姬未慷慨陈词,大出姬猛和众臣意料,本来沉闷压抑的朝会忽然涌起了一股热浪,这股热浪席卷了姬猛,同时也激发起众大臣的情绪。

纷纷顺势高呼不迭:大宗伯所言甚当,王上保重,我王天纵英才,百代罕有,神龙护佑,逢凶化吉,天命乃归,光耀华夏。。。。。。

偌大的朝堂,忽然之间,被这些激昂澎湃,夸夸其谈,溜须拍马的不绝颂声所充斥,回声连绵登时将无比热烈起来。

姬猛本欲散朝,被其下众臣一番嚷嚷,倒也心中一热。虽然众臣的呼声,不乏为王上宽心而夸大的迎奉言语,但自国乱以来,人心尽坠之时,群臣漠然自保之际,听到这样的夸夸其谈,也可暂慰一时伤怀。

姬猛面上泛起了一些颜色,稳住心神凝声说道:众位卿家的爱护之意,孤王很是宽怀,伯叔和众爱卿为孤王,为我朝之忠心,孤感怀于心。众卿家放心,有众爱卿谋国以忠之心,孤岂敢懈怠,定与众卿祸福与共,同舟而行。

顿了一顿站起身来,掌指在御案上轻轻一撑,负手而立道:还望众卿不忘先祖西立东迁的艰辛,对众卿之宗族恩赏与扶持,一力助孤再创一番新的局面。

愿为王上竭尽所能,万死不辞。

众臣山呼海啸,俯伏至地。

群臣待姬猛离去,鱼贯而出,整个大殿立时空旷无比,唯有远去的轻语和踏踏靴声,隐隐飘荡于深宫重楼之间。

姬猛隐在重楼之上,遥望远去众臣身影,忽然身形一晃,眼看就要跌倒在地,旁边的小内监及时的搀扶住了姬猛的身体。

姬猛自小多病,羸弱不堪,经此一番压抑和振奋,起伏不断,本就虚弱的身体,终于要撑持不住了。几次短促沉重的呼吸后,姬猛轻轻的站正了身躯,缓了一缓,甩开搀扶的小内监,负手盎然而立,沉声说道:传大宗师单旗宗庙来见。

八方之广,周洛为中,是为洛邑。

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接太行,南望伏牛,山川形胜,草木繁盛,依托黄河天险,群山环伺,形甲天下。

又有伊洛二河流过,洛水位于城的北侧,北为阳,今日称谓洛阳便是因此之故。大禹治水而分九州(有说黄帝始创九州),有一州叫做豫州。就是洛邑这个地方绵延开来的广大区域,古有中国称谓的记载被发现镌刻在出土青铜器皿上,故而这一区域确为华夏文明龙兴祖源之地。

对洛邑的营造,周王朝是颇费了工夫的,先堪地形风水,次者统筹人居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融合,用心之大,构思之妙,言语难以述其神髓。

这个时期,在世界历史上,洛邑建筑规模和构造的技术当世无双,而这一辉煌荣耀,属于被供奉在宗庙内高高在上的西周武王所有。

洛邑城内计有太庙,宗庙,明堂、考宫、路寝五大建筑群,又设内阶、玄阶、堤唐、应门、库台、玄阃等通道相互连接,气势恢宏,广阔幽深之至。

宽广幽深的太庙内,姬猛面壁而立,凝望着大周王朝列祖列宗灵龛。

这些镌刻在灵龛上的名字,最高处的是西周立国之主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尊其父为周文王),其下分长幼之序直至周景王也就是姬猛的父王,共计九层之高,廿三位国主。

离姬猛最近,看的最真切的,是姬猛父王周景王的灵龛,龙湫木制成,仿太庙建筑规制样子,其色深红,内置灵位,黑漆金字,现下仍能嗅到木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