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军纪废弛巡抚震怒 官兵枵腹钦差典衣(2 / 3)

头,责问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为何不向我禀报?”

李玉华忙垂首道:

“大人恕罪!卑职之前向蒋大人报过几次,可粮库已空……想是大人也无甚办法。”

“糊涂!”

卢象升叹口气,转身对柳白曜吩咐,让他立即快马赶回巡抚行辕,拿自己的银盔、鞓带到城中换些米面,遣人送到营中,越快越好。

柳白曜得命,骑上一匹快马,飞也似的冲出营房栅门,朝巡抚行辕方向狂奔而去。

士兵们一听到有食物可以填肚子,木然的脸上稍稍出现了一点变化,原本呆滞的目光也重新有了一丝生机。人群再次骚动起来,这一次比刚才发生的那次骚动更为持久、热烈。他们互相瞪大眼睛觑视着、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他们有的人不敢相信,巡抚大人竟然自己出钱买粮,又担心被这个卢巡抚摆上一道;有的人怀疑自己听错,一个三品大员,连几百两银子都没有,要去典卖腰带;更多的人则坚信卢象升的许诺,他们一个个热切地期盼着、焦急地等待着,延颈企足地张望着,灰蒙蒙的眼珠子也闪起了亮光。

说来也怪,同样是饿肚子,当人丧失希望、浑浑噩噩的时候,日子反倒像水一样流过去;可当人心头有了念想,并且实现这份念想是切实的、就在眼前的,时间反倒更加难捱了。士兵们眼巴巴地翘望着柳白曜消失的方向,仿佛下一秒就能看到十几架骡车从地平线下冒出来似的。他们的身体从沉睡中苏醒,并逐渐调动了一切生理机能,因此肚子也“咕噜”、“咕噜”地拼命叫唤起来。一时之间,人群中“咕噜”声此起彼伏,由疏到密,高低变换,有人实在忍不住发出一声窃笑,最后弄得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卢象升却丝毫不见轻松,他背着手在一旁来回踱着步子,不知心中在盘算什么。

“来了!来了!”

不知等了多久,人群中突然有一个士兵高声叫唤起来,于是大家齐齐向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有几辆骡车,满载着鼓鼓的麻袋朝这头“轱辘”、“轱辘”地驶进营房。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紧接着,这群饥汉便同没王蜂似的向几辆骡车涌去。柳白曜急忙从领头的骡车上跳下来,大声疾呼着,让大伙儿不要着急。卢行忠和李玉华等几名将官也上前维持秩序。他们挑了几个汉子上前,很快就从骡车上卸下所有麻袋,数了数,约有四五十石。

除了粮食以外,柳白曜还到城里几家食铺里搜购了一些豆饼,盛了满满一箩筐,随着骡车一并运到军营里来。揭开上面覆着的白棉布,一筐炊饼还升起腾腾的热气,散发出的食物香味几乎令大家垂涎。柳白曜和卢行忠他们一一招呼军士们上来分食,以解燃眉之急。

士兵们分到热乎乎的炊饼,急不可耐地啃咬、咀嚼、吞咽着。当他们感到自己干瘪的、奄奄一息的胃重新被温暖的食物碎块填充时,几乎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这倒不是出于对谁的感恩,而是单纯地出于一种求生的本能,一种欲望被满足的快感。

他们当中有一个因为过于心急,似乎被食物噎到,可是他的袍泽战友们都忙于自己的“任务”,没有人注意到他。正在他一口食物堵塞了食道、吐也不是咽也不是、脸快要涨成猪肝色的时候,卢象升赶紧从地上拿了只水囊上前,用手奋力地拍打他的胸脯,待他气顺后,又拧开水囊盖子递给他。那士兵先是一怔,随即双手接过水囊,道声谢过大人,便拿囊口对准嘴,头一仰“咕咚”、“咕咚”饮下两大口。

“大人,您也吃点儿吧。”

卢行忠捧着一块油纸包裹的豆饼,将它递到卢象升面前。

卢象升摇摇头:

“我不饿,留给他们吧。”

“他们够吃!”

卢象升瞟了他一眼:

“今天是够了,可明天呢?”

卢行忠一时语塞。卢象升见他一副不甘心的样子,催赶道:

“听我的,去!”

“是!”

卢行忠最后放弃了坚持。他正要转身,卢象升又叫住他:

“对了,那个麻冲呢?”

“哦,麻冲被李都司降了职,关禁闭十日。刚才白曜去给他送饼,这会子应该已经吃上了。”

“知道了,你去吧!”

一个长得黝黑粗壮的士兵,以领先全军的速度解决了他的食物。餍足过后,他用手背胡乱抹了一把油乎乎的嘴唇,拿一种完全没有畏惧的语气朝卢象升大声嚷道:

“卢大人,朝廷欠我们的军饷,今天该是能发了吧!”

这大兵嗓门奇大,一张口便吸引力周围人的全部注意力。刚刚还在狼吞虎咽的兵士们不自觉地放慢了咀嚼,纷纷将目光集中到卢象升身上。他们揣测着,皇上派卢大人接替之前的蒋大人,多半也会知晓郧兵的穷困潦倒,很可能会让新任巡抚带着饷银上任。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