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鹦鹉入梦(2 / 3)

,笼络人心;倘若将庐陵王召回宫,叛军就会师出无名,得不到百姓的响应,从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武则天并不表态。退朝后,她与国老单独议事,国老说时下面临的不单是外患,还有内忧,国老终究说出自己大胆的猜测:薛刚不但没有死,还在壮大势力。理由是,天下勇士陆续进熊山捉野人,深入熊山的,却都是一去不回,应该是被薛刚的军队俘虏了。

武则天要责骂武三思,还要再派魏元忠去探察薛刚的情况。

国老劝住她,既然背后已被狼盯上,就不要去捅老虎窝,否则腹背受敌,就更难收拾了。

武则天没理由不相信国老的深思熟虑。

武则天开窍了,一方面,托言庐陵王有病要回宫治疗,就下一道密旨,派职方员外郎徐彦伯去房州接庐陵王一家回宫,整个行程要高度保密,就连国老也被蒙在鼓里;另一方面,下令撤销悬赏捉活野人者的榜文。

与女皇有母子之情的庐陵王李显终于又引起了女皇的关注。

算起来,庐陵王在房州也有整整十三个年头了,在家人的鼓舞下,尤其是后来感受到魔笛“镇龙悦凤”的力量,他从惶惶不可终日的煎熬中挺了过来,如今淡忘了过去的纷扰,过得平静自在,在房州专心地养儿育女。

圣历元年三月二十八,庐陵王给他的三个娃讲解《论语》,讲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他说:“应该用这句话要求自己,也可以倒过来,‘人所不欲,勿施于我’,来保护自己。”

“您想天下太平,为什么又支持薛刚施战乱于百姓呢?百姓受战乱之苦也会反抗的。”李重角争辩。

庐陵王大吃一惊,心想:这娃脱胎换骨了。他一时间不知怎么打圆场。

这时候韦妃匆忙跑进书房,说朝廷来诏书了,快去承接。庐陵王一时慌了神,上次皇上下诏划定“皇界”来限制他的辖区,这次又下诏,凶多吉少啊。

在家人的鼓劲儿下,他勉强去接旨。

庐陵王见这次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和几个小太监,他心里才放心多了。一听是召他们一家回宫的,他欣喜得失了态,像小孩子得了最爱的玩具。

小官徐彦伯还告诉庐陵王一家,皇上有吩咐,对回宫的事保密,不要让州官知道。

这天晚上,李重角辗转难眠。夜深了,蜡烛快燃尽了,他又添了一支。隔壁有他的父母说话的声音,他们也睡不着呢。

有老鼠在墙脚作作索索,李重角就把被窝里的猫抱出来,猫一下子就抓住了一只,然后猫就把老鼠咬个半死不活,拨弄老鼠玩儿,猫吃了老鼠又钻进被窝里了。

这时候,隔壁房间也没声音了,静得似乎听的见烛焰燃烧的声音。

李重角一直等到天蒙蒙亮,他悄悄地溜出府院,不顾下雨天,骑上马直奔临疆县,又找神卜翁指点迷津。

雨越下越大,途中马失了蹄,李重角一个“倒栽葱”摔在泥泞的驿道上,幸好只是擦破了胳膊,而马折了腿,李重角就拍它的屁股让它回去了。李重角继续赶路。

雨大得仿佛是千针万线欲把天地缝合。

李重角难以睁开眼,雨水浸在眼睛里刺得好痛,鞋底总会粘上一坨泥巴,不刮掉就走不动。

到了临疆县的地界上,李重角又累又饿,忽然眼睛发黑,头一眩晕,他就倒下了。不一会儿,云里一声鹰唳,白羽神鹰飞来了,抱起李重角飞到送郎山。

李重角醒来的第一眼看到的是如瀑的白须,他激动地对神卜翁说:“宫里来人要接我一家回宫!”

李重依依不舍地说:“爷爷,我要是去了神都洛阳城,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您。”他说着把老翁的白须摸了又摸,头在他怀里蹭。

外面仍然大雨如注。

李重角费尽周折只为来道个别,神卜翁沧桑的心被感动了,李重角不是他的一个木偶般作品,而是有血有肉的挚爱孙儿。

延参法师深知自己错了,原本认为穿越后,什么的是虚幻,是梦境,不当真,可以想玩游戏那样,随意改写历史。但自己彻底错了,即便是知道历史,能预知历史方向,但在密密实实榫卯起来的历史构架,一己之力怎能撼动得了它?

如果让李重角成为延参法师涂改历史的工具,或者成为神卜翁复仇的利剑,只会害死李重角。

神卜翁担忧的嘱咐:“你跟庐陵王去皇宫我不放心啊,宫廷实在太凶险。我忘不了那里,我曾是太宗、高宗两朝太医,只因遭到武后构陷,被贬到房州做官,不长时间我便脱袍挂冠,隐居在这里。”

“我一定要去的。为了解除魔咒,我必须跟着庐陵王,别的我浑不管。再说,我还要去京城救野人母!”

“那你回宫后,不要管闲事,你要想办法去太医署攻读医学。太医署是学医的最高学府,集历朝最高之成就,包罗万典,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