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这几天不再研究村子了,也不再研究别的孩子,而是专心致志的研究名字。曾兴起过一探祠堂的冲动,不过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又想了想自己既没有武功,也不会侦查。只好咬咬牙硬生生的压下了这股冲动。不过每天一想到自己的名字竟然和前世相同,他还是会不自觉陷入到发呆的状态。可惜每一次发呆过后,他又想不起自己发呆过程中究竟想了什么。于是为了想起发呆过程中的自己的想法,便又一次的陷入了发呆!但是每次李晓发呆的时候还是尽量会选择父亲出门干活又或者是不在家的时候,毕竟他不想有事没事总是挨上一巴掌,父亲大人还是挺痛的。
这样的糊里糊涂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日子,在赐名后的第七天。李晓又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母亲忙活了一下午做了好多饭菜,有鱼有肉,不过到底是什么肉又从哪里来的鱼李晓还是不得而知。
不过看着父亲又一次喝上了小酒,母亲又一次愁眉苦脸的喂着弟弟妹妹饭菜。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家里的事,学院里的兄弟的事情,又时不时的看着地头吃饭李晓,还不停的往他碗里夹菜。李晓貌似知道明天会离开了。。
天刚一亮,那几只半米多高的类鸡型家畜就喔喔的叫个不停。李晓也被父母从被窝里拽了出来。母亲精心的隔日李晓梳洗过后,又把李晓在赐名那天的新衣服给他穿上后。悄悄的除了家门,没有惊醒依旧在熟睡中的弟弟妹妹。
还处于睡眼迷糊状态的李晓一直被母亲摆弄着,还不时的叮嘱写什么,不过李晓并没有听清。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李晓发现那日和自己一起在祠堂起名的孩子都被他们的父母带到了村口。李晓猜想,今天看来是上学的日子了。
每一个对父母都在叮嘱着自己孩子,也许是起的太早,很多孩子还是迷迷糊糊的状态,都本能着点着头应答。至于父母说的话,也许大多数孩子都没有听清。李晓的父母也不例外。
“儿子,要上学了。从今天开始你就要离开咱家了,到了学院一定要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要逞能,安全最重要。好好学习,有时间去看看你哥哥和姐姐。他们多多少少能帮助你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母亲在一旁没头没尾的叮嘱着。
而李晓的父亲这是在一旁默不作声。时而看看李晓,时而看看李晓的母亲。
“还有啊,到了学院之后,听先生的话。别调皮捣蛋的,也别动不动就发呆。万一让先生以为你是傻子就坏了!”李晓的母亲接着说。“一去三年啊,你说为啥不让回家,非得三年过后才让回来一次!”
“哎呀,隔几年你就这样,隔几年你就这样!你说你烦不烦!学院一直是这么规定的,你我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有啥好抱怨的!再说了,过几年不久回来了吗?没事的。”李晓的父亲在一旁打断了母亲的话,有些不耐烦,但语气中还是带着似许的不舍。
“再说了,在学院有的吃有的喝,还有专人照顾,不也挺好的吗?总比在家没日没夜的乱跑要好!还能学点东西!要是出息了,能进仙门不是更好吗?快别抱怨了!”
李晓的母亲听到父亲的话后就不再出声,不过眼泪却还是一点点的慢慢流下来。然后紧紧的抱住了李晓。这一次李晓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没有一丝的抗拒感。
他能理解这种感觉,就如同他前世送自己孩子上学时候一样。作为母亲的妻子永远是唠唠叨叨的说着一些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而作为父亲的李晓永远是故作坚强的,但心里却依旧不舍,可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又要安慰着即将远行的孩子和依依不舍的妻子。
就在李晓听着母亲在一旁和着泪水的嘱托,父亲的是不是插嘴的教诲之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阵轰隆隆的响声。
只见由四匹类似马一样的生物拉着一个十分大的车厢从远处伴随着漫天飞舞的烟尘急速行驶而来。
在李晓的眼中,那四匹类似马的生物大概有三米左右高,浑身火红,四条粗壮的马腿强健有力,马蹄处好像有一小片云彩一样的东西包裹着。姑且先叫做马吧,因为李晓也不知道叫啥。这马跑的飞快,速度快要赶上前世汽车在五六十迈了,所以还没等李晓看仔细,马车就已经越过李晓前面,慢慢的停在了不远处。
虽然不能看清楚四匹马具体的长相,不过那四匹马拉着的车厢李晓却看的一清二楚,不过李晓从心底涌上了一种不和常理的感觉。毕竟是四匹马啊!他们拉着的车厢竟然有十几米长,四米多款。通体由一种似铁的金属打造。看那样子怎么也得有个十几吨重!他们是怎么拉动的,还跑的飞快?
李晓有一种感觉“路面貌似很结实呀,这牲口的力气也不可小觑,不过以现在的劳动力能打造出来这样的通体似铁的车厢吗?齿轮轴承之类的东西不知道有没有?那车轮没有橡胶轮胎就这么生拉硬拽挺难的吧!减震措施好不好啊?翻山越岭怎么办着四匹马也能拉动吗?“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从脑海中冒了出来,李晓又一次不可避免陷入了当机发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