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空间中,张扬终于因为放不下自己的女儿。准备去找寻韩国富商,也明确了自己的内心,妻子已经死了。那不过是她的投影。妻子就此消失不见。因为潜意识空间无边无际,张扬也不知道他去哪了。在这里吴启用了大概两分钟的镜头,张扬从中年变成了老年。内心的变化也从最初的目的性变成了习惯性,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被被胡军完美的演绎了出来。
回到了电影开头的场景,韩国富商拿起了枪。此时镜头噶然而止,黑屏了一秒钟。画面渐渐变亮明亮的飞机上,张扬醒来惊讶的看着周围,前哨者对自己笑着,筑梦师疑惑的看着自己,韩国富商看到自己拿起了电话。RB富二代陷入沉思。
到了机场,张扬顺利的通过了检查。团队所有人都向自己致意。岳父也来接自己。回到家,习惯性的张扬转起了陀螺。但看到自己的女儿向自己扑来,面容也清晰了起来。他没有管陀螺,抱起了自己的女儿。镜头再次回到陀螺,一直在转。电影结束,所有人都陷入了震撼,疑惑,惊讶当中。只是没有人鼓掌。
吴启的这部电影和原作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节奏,镜头拍摄,剧情。但也有不同,首先是时间原作148分钟。现在152分钟。
电影比重不同,张扬找寻团队只用了短短的8分钟。没有宏大追逐戏份。不是吴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让这部电影的内核更加丰满。比如原作中没有深刻的表现盗梦师的心理变化,前哨者为什么会在第二层亲一下筑梦师。没有深刻表现潜意识的情况。第二层的打斗动作太次了。等等。
吴启增加了前哨者与筑梦师的互动,这样就有了因果。从中可以看出他喜欢她。用了两分多钟的时间去表现潜意识的情况。更增加了吴启放不下妻子,每天都会去看潜意识中妻子的投影。他是爱她,放不下她。
大家看了《盗梦空间》,记住的是这个故事。而那些特效,只不过是点缀罢了。所以吴启舍弃了前面的一些场景。深刻增加了故事的内核,人物之间的互动。让这些人看起来更加有血有肉。
你可能会讨厌张扬的冷漠,也可能会爱上张扬热情。而他的妻子李文清,你可能会觉得她为了爱情牺牲可怜,也可能会觉得她在剧中就是一个麻烦精。
吴启要做的就是,让所有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记住的不止是故事,而且还要记住这些演员,角色。
如果一个人看到盗梦的张扬抱起女儿,可能会评分8.5左右。但当一个人看到最后陀螺依然在旋转就此电影结束。评分肯定超过了9.0。这就是一部电影结局的重要性。比如《电锯惊魂》,《********》,《第六感》等等。
影片已经放映完毕,但所有人大脑都在当机状态。中国竟然能拍出这种神片。看到没有掌声,吴启心里了然,玛德。肯定都被震撼住了。
放映室的灯光亮了起来,主持人黄圣依走上讲台。“大家已经观看完影片,不知道你们什么感受。我只想问一句文青,你是怎么想出这个故事的。那下面的就让文青为大家解惑。”
在学校大家都叫自己文青,吴启也没想改正过。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逼格。拿过话筒。他卖起了萌。
“刚才影片已经看完了,但我没有听到掌声。感觉有点忐忑。”
这时掌声响起来,整整30秒。吴启抬手示意大家停下来。
“我也没什么感慨的,所以下面就直接进入点评环节。”
首先是师兄田壮壮点评,这不是资历问题。在学校,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张艺谋虽然比他名气还大,但他就像一个卫道士。保持着北电的传统。
“这部电影首先从拍摄角度讲,电影非常有张力。很多镜头都是由近到远,以45度角平滑转换。给人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而其中最好的不是这个,是镜头之间的转换。电影里面出现了很多回忆,运用蒙太奇的手法。但让人丝毫不感觉散乱。这在中国是很少见的,我们国家电影人大多运用长镜头。可以说在短镜头叙述上面,文青已经做到的我们国家最高。”
掌声响起,吴启点头向大家致意。中国电影人以前为了省钱,大多都用长镜头。而未来是一个快节奏时代,好莱坞这会也运用大量的短镜头,适应时代。吴启没有谦虚,因为他说的是事实。拍摄了一部电影的吴启,在短镜头的运用上。已经很熟练了。
点评完拍摄视角,田壮壮就下台了。张艺谋上场。夸吴启拍的好。然后点评。
“刚才田师兄已经从拍摄视角点评了,我就点评一下特效与配音。我是拍摄过《英雄》,也大量接触过外国特效公司。这部电影只有撞车,追车部分请了美国团队,其他部分都是文青的重装特效公司做的。可以说在亚洲,他们的公司已经做到了最好。”
掌声过后,张艺谋继续说。
“以前如果有人说中国有人能做特效,我肯定不信。但现在有人说起,我肯定信了。再说配乐,这部电影配乐,明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