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雪仇 -窃国密谋(1)(2 / 3)

带吴钩 木头2017 4326 字 2017-11-11

当兄弟!”沈虔子话中有气。

“五弟你这说的什么话,怎么叫不把你当兄弟。”沈渊子喝道。

“哼,你们有事情都不和我说,就是不把我当兄弟看!”沈虔子什么都听不进去。

“老五你别胡闹,怎么和大哥说话呢。”沈云子也训斥道。

“我怎么就胡闹了?”沈虔子使起了性子,“好啊,我不胡闹,那大哥你让我去京城,保证能把事情做好。”

“五弟,别再无理取闹了。”沈渊子有些无奈的劝道,“好吧,没叫你来一起说事是我的错,我保证以后再不会这样了,但是这次的事不一般,你就不要再瞎掺和了。”

“哼,什么掺和,你们就是嫌我小,看不起我,所以才不和我说事。好啊,你们不让我去,我自己去,保管比你们做的都好”说罢沈虔子就头也不回的跑了。

“老五,回来!”沈田子还在隔窗大呼,可沈虔子并不听话,一会就不见了人影。

“哎,这五弟真是的,我就说他好事,不叫他来就是怕他知道了要去,没想到结果反而更糟。”沈渊子摇头道。

“五弟就这样,小孩子嘛,爱闹别扭,说不定一会想通了就自己回来了。”沈云子劝道。

“未必,五弟那脾气,既然跑了,那就真会自己一个人去京师。”沈林子不以为然。

“我看也是,大哥,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京师,正好帮忙寻找老五。”沈田子道。

“那倒不必,你们还是留在家中照顾母亲吧,我一个人去就好。至于五弟,他年纪虽小,但也算常年行走江湖,安全的事我倒不是很担心。”沈渊子沉吟道。

“也是,老五一向机灵的很,现在功夫也挺了得,碰上一般歹人也能自保,倒也不用太过担心。”沈田子道。

“只是……只是他人才回来半年,就又跑了,这让我怎么和母亲说啊。哎!”沈渊子叹道。

“哎!”几个兄弟听沈渊子说到这茬,也都无奈的跟着叹了口气。

话说沈虔子离了家一阵跑,直奔出十几里地才缓下脚步。他出走时虽是有些赌气,但既然已经出来,那就不能再回头,一定要干票大事,好让大哥他们另眼看他。

京口乃是建康门户,晋庭的军事重镇,两地之间修有大道方便军队通行。沈虔子顺着大道沿江一路向西,过竹里、江乘、罗落桥,行了一天多,便已来到京师。

沈虔子自城北绕过钟山,望着右手一汪玄武湖水,经北篱门便进了郭。他行了半日,腹中早已饥饿,一到这里便想寻个地方吃饭,可一打听才知道:这建康城北都是皇家游苑、陵墓,城东则多是皇亲贵戚们的住宅、别墅,城南才是市集所在,百官也多居住于此。沈虔子没有办法,只好沿青溪一路南下,直来到秦淮河畔,朱雀桥边,这才是市集所在。

然而令沈虔子大跌眼镜的是,京城市集理应是最热闹所在,人头攒动,商贾如云。而他看到的却是门庭清冷,饥民遍地,一眼望去老远,连个吃饭的地都没有。

沈虔子没办法,只好寻人来问,大街上行人寥寥,好容易才看到个过路的,忙上前拦住道:“这位大哥留步,请问城中为何如此这般,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

路人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一下沈虔子,反问道:“这位小哥,你是才来京城吗?”

沈虔子诧异道:“是啊,怎么说?”

“难怪,我跟你说吧,这京城都断粮好些日子了,如今人有点粮食,自家吃都不够,哪里还会拿出来卖给人吃,所以纵使你再有钱,也没地去买啊。”路人摇头道。

“京城断粮?”沈虔子忽然想起大哥先前也有说过京口那边粮价飞涨之事。

“可不是嘛,如今朝廷和荆州的桓玄不对付,桓玄一个不高兴,就封锁了长江,结果上游的粮食下不来,这边可不就缺粮了么。”

“原来如此。”沈虔子刚要说话,却见一支队伍浩浩荡荡的远远过来,中间抬着数顶青竹小轿,周边跟着的,竟是一群比丘尼。

沈虔子头次见到这般阵势,又回头问那路人:“这群尼姑又是什么来头?”

“哦,她们啊,都是城南简静寺的尼姑。”路人不以为然道。

“什么来头的尼姑?这么大的阵势?”沈虔子还是好奇。

“她们可不是一般的尼姑,要知道简静寺的寺主,就是大名鼎鼎的支妙音了。据说她无论是诗书、舞蹈、禅道,样样都是登峰造极,当年就把个烈宗皇帝和会稽王迷了个神魂颠倒,兄弟两个对她敬信有加,更为其立了简静寺方便她清修。”

“她这么大的本事?”沈虔子看着路过身边的队伍,有些不信。

“可不是吗,她自当了寺主之后,供嚫无穷、富倾都邑。又大力招揽尼僧——不是才色兼备的她都不要——渐渐发展到百余人,支妙音就让她们出入达官显贵家门,说是传经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