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雪仇 -刘裕发迹(1)(1 / 3)

带吴钩 木头2017 5124 字 2017-11-06

第三回-刘裕发迹

沈虔子顺着洞穴一路摸索前行,还好那洞穴只是开始一截狭窄,爬行一段后便逐渐开阔,渐渐能容他直立行走。

行不多时,沈虔子便遇上一个岔道,他自小钻洞时就知道洞穴里面最怕迷路,当即用剑在洞壁上刻了个记号,才继续向里走。然而走了差不多半里地便已无路,于是只好折回,再从另一条岔道继续前进,如此反复,直到找到能走的路。之后一路但凡遇到岔道便刻下标记,就这样也不知道走了几条岔道,行了多少里路,全身开始疲累不堪,腹中也渐渐饥饿。

这洞穴莫不是要通到阴曹地府?沈虔子跨过一滩积水,如此想道,这洞穴里面暗无天日不辨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多久,只觉得像是走了一个月,甚至一年那么久。烛台上的那几根蜡烛他虽然很节约的使用,但也只剩下了最后一根。

终于,在又走过一条岔路之后,那仅剩的半截蜡烛也燃尽熄灭,就如他心中的希望一样。

沈虔子终于忍受不住,他知道自己将在这个黑暗寂静的地下洞穴中慢慢等死,心中害怕至极,开始大喊大叫起来,更举起手中宝剑胡乱挥舞,砍得洞壁铮铮作响。

就这样发泄了不知多久,沈虔子终于挥舞不动,扑通一下躺倒在地,眼前自是一片漆黑,耳边也是一片寂静,只有头顶钟乳石上的水一滴滴落下的声音,仿佛要把他的魂魄摄走。

沈虔子想就这样静静的躺着等死,却控制不住思绪,又胡思乱想起来,想起家人,想起周伯,甚至想到自己会怎样死掉……然后——又想到了高素,沈预和那姓范的老者。想到此处,心底瞬间燃起怒火,如此大仇尚未得报,自己怎能就能这样放弃。于是翻身爬将起来,继续贴着洞壁一面摸索一面前进。

在一片黑暗中,沈虔子整个人如行尸走肉般的走着,一个不小心,头又被洞顶的石头擦了一下。这才发觉那洞穴竟然又在收窄,难不成又是条死路?但既然已经走到这里,只好继续硬着头皮向前。那洞穴果然越来越窄,最后只能爬着通过。

就在沈虔子爬了好长一截,再也无力前进半步之时,忽然看到远处有个细小的亮点。开始他还以为自己看错,忙眨眨眼睛仔细再看,果然没错,那确实是有个像是日光一样的亮点。沈虔子顿觉一股强烈的信念充满胸中,浑身上下也不知哪来的劲头,奋力向前爬去,那亮点也越来越大。终于沈虔子连头带肩一起伸出小洞,眼前正是蓝天白云,

“我终于出来了!”沈虔子大声欢呼,同时也在暗自庆幸,亏得此时不是晚上,否则他就看不到洞口的那点亮光,自然也就没劲继续再爬,说不定就这样死在洞里了。

然而沈虔子还没高兴完,就发现自己身下竟是一望无边滚滚波涛。难不成自己竟走到太湖当中来了?沈虔子诧异着爬出洞来,勉强站在洞口——那洞口四周都是陡峭的岩壁,离水面约摸一丈多高,周围并没有路。沈虔子犹豫了一会,索性向下一跃,直接跳进水里。

沈虔子水性虽好,但此时还是初春时节,湖水冰冷刺骨。好不容易游到岩壁侧面,终于寻到一处浅滩,连忙爬上岸去,整个人已经冻得浑身哆嗦,颤抖不已。

沈虔子寻了一块大石,脱下身上衣服,放在上边晾晒,还好这日天气还算暖和,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一会身上的水迹就已晒干。

沈虔子歇的差不多了,寻了个高处站在上面四处查看,原来自己身处一个小岛之上,小岛方圆不过几十丈大小,四面全是湖水,应是太湖无疑,自己被困岛上,还是无路可走。他本来刚刚逃出生天,满心兴奋激动之情,现在看到这般情景,心情又跌落了下去。

沈虔子坐在石头上面,眼看着日头渐渐西沉,还在寻思脱身之法,忽然远远听到有渔歌声传来,想是有打鱼人路过这里,沈虔子忙向着声音方向大声呼喊求救。

那打鱼人总算耳朵不错,隐约听到人声,于是向岛上喊着问道:“是岛上有人在说话吗?”

“是啊!救命啊!”沈虔子听到有人回话,忙又大声喊道。

打鱼人听得真切,便扯动船帆,将船靠了过来,远远看见岛上有个小孩正在挥舞双手,就是沈虔子。

沈虔子不等渔船靠岸,趟着水就跑了过去,那渔翁伸手一拉,他就跳上船来,止不住的连声道谢。

那渔人虽然不过四五十岁年纪,但是常年在水上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看着更显苍老一些。他头上戴着一顶斗笠,身上披着蓑衣,上下打量沈虔子一番,奇道:“你这小孩,如何会在这小岛上面?上面还有人吗?”

沈虔子不假思索答道:“我本家住吴兴城,本来随着父亲乘船前去姑苏,不想半路遭遇水贼,把我们身上值钱东西全都抢了干净,父亲也被他们杀死,还放火烧了我们的船,只有我抱着一块船板才顺水漂到这里。”

“哦。”那渔翁望望岛上,又半信半疑的看了看沈虔子,指着他手中的木匣问道:“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