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周伯果然兑现承诺,开始教沈虔子功夫。教习之前,先介绍道:“说起这《止月钩》功夫,共有五篇,分别是《总纲篇》、《内修篇》、《技击篇》、《阵战篇》及《行刺篇》。”
“其中《总纲篇》乃是介绍这门功夫的主旨,即怎样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如何将激烈的感情转化成力量。”周伯开始一一讲解。
“《内修篇》主要讲的是如何炼气修身,以及如何在战斗中运用,包括运气御敌,点穴解穴,隔山打牛,踩叶踏水等等。须知天下武林高手,必是内外兼修之人。”
“《技击篇》则教授具体的剑击技巧,系当初伍子胥传下,经后人不断填补完善,至今共有二十七路剑法,也是修习这门功夫的重点和基础。”
“而《阵战篇》说的是行军对战,列阵厮杀之法,若一人可敌三人,则二人结阵则可敌十人,十人甚至可敌百人等等,这皆因胥钩本身就是源自军中。”
“至于最后一篇《行刺篇》,是因为当初伍子胥助吴王阖闾夺位时,刺客专诸、要离皆出有大力,故而颇为重视,将其单独列为一篇。该篇除了介绍各种行刺技巧以外,还包括刺探情报、警戒防备、藏匿潜伏、脱身之术等等。往往是最容易被习者忽视却又是最为实用的技巧。”
“这个好,我要学会这个,是不是马上就能去报仇了?”沈虔子听到“行刺”二字,眼前一亮。
“哼,你固然学会此篇上的全部行刺技巧,但若对手是个习武之人,武艺高出你甚多,即便给你机会也未必能杀得掉对方。”周伯当头就泼了一盆冷水。
“噢,就是说还要先把剑术练好了才行啊。”沈虔子略有些失望道。
“正是,而且不光是剑术,内力修为也一样重要。”周伯继续说道。
“就听您说什么气啊,内力啊什么的,可这些到底又是什么,又怎么修炼呢?”
“这个嘛……”周伯略一沉吟,道:“待你修炼一段时间以后自然就会知晓了。”
“您这样等于什么都没说嘛。”沈虔子不满道。
“呵呵,莫急,须知不管练习什么武艺,身体都是根本,第一步当然是先要强身健体,这样,你先跟我跑跑步,我们就先爬上这座山好了。”说着指指屋后的弁山,转身便走。
“跑步?”这样就能练武艺?沈虔子虽然不解,但不敢有疑问,便跟着周伯跑了起来。
周伯虽说跑步,但他自己只是疾走,他本来身高步长,功夫又了得,所以自是疾步如飞,在山间小路上如履平川。沈虔子人小步窄,跟在后面拼命的跑,才勉强跟上,还要小心路上的荆棘碎石,不一会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了——他还是自小有练过些功夫的。
周伯一路在前,也不回头看沈虔子,更不中途停下休息,不多时已经爬到山顶。沈虔子在后气喘吁吁的跟着,被越拉越远,但凭着一股韧劲,终于爬到山顶,但已然慢了周伯小半个时辰。
周伯看着他笑笑道:“好,我们再下山回去,你还是要跟上我。”说着又转身下山,还是一路飞奔。
沈虔子好容易爬到山上,气还没喘匀,听说又要下山,腿都软了。没有办法,自己既然想学绝技,就得吃这苦,于是咬咬牙又跟着周伯跑下山去。
虽说下山快过上山,可沈虔子腿上早已没力,回到草庐已是中午,连饭都不想吃,喝了几口水就躺在地上大喘气。
周伯看看他,笑道:“呵呵,小子还算可以,这一趟下来竟没叫苦。”
沈虔子正在喘气,不服道:“我没事,接下来练什么?剑术吗?”
“呵呵,你这样还不行,须得先把基础打好。至于剑术,你现在路都走不稳,还想舞剑?”
沈虔子喘了半天,这才缓过气来,爬起来道:“没事,我能走!”说着又跑了几步,还要蹦跳,不想双腿酸软根本跳不起来,结果一屁股又坐在地上。
周伯哈哈一笑,道:“行了,你先吃饭再说,不吃饱饭,人哪里能有力气。下午你按着刚才的路线再自己跑一趟,以后每日如此两趟,什么时候能在一个时辰内轻松来回了,再开始学下一步。”
“哦。”沈虔子唯唯诺诺,爬起来跑到桌旁扒饭,想到以后每天都要这样爬山,禁不住头皮发麻。
抱怨归抱怨,沈虔子还是每日两趟的上山下山,过了月余,渐渐习惯,行路时步履飞快,气也不怎么喘了。
沈虔子每日努力,周伯看在眼里自是满意,琢磨着该让他提升一步了。于是这日将沈虔子叫过一边,道:“拾奴,今天莫急爬山,待我与你一起。”
“?”沈虔子一脸困惑,不解其意。
周伯也不解释,拔脚便走,沈虔子连忙跟上。那周伯依旧是步履如飞,但沈虔子如今已能轻松跟上,再不被拉下。
“很好,你这些日子练的不错。”周伯边走边夸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