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约定(2 / 3)

洛阳花开时 正旦 5281 字 2017-09-10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朱文隐却有些按耐不住了:“前辈?”

听罢哲之启眉毛一挑:“看来你很心急啊。”

“这些年我可没少琢磨过你二人的招式。”

“看来你对自己的进步很是自信啊。”

“请!”

“请。”

哲之启说完请后并没有做什么准备,依然是那样随意的站在那里。朱文隐却不敢怠慢,慢慢的拔出刀,横在面前。哲之启越是不动,朱文隐越是不安。

朱文隐见识过哲之启的“大哉乾元功”,乾元功的厉害之处在于后发先至,料敌先机,如果贸然出手恐怕会被一招制敌。

哲之启没有丝毫出手之意,只是紧紧的定着他。朱文隐仍然是左手握刀,将刀横在面前,而右手则按住腰间的短刀。

朱文隐只觉得一股劲风向自己袭来,这内力来势之猛,犹如山崩之势。朱文隐身体下沉,以内力抵挡。他方一催生内力,便感觉山崩之势立即化作海啸灌注全身,朱文隐只觉得呼吸难畅。朱文隐此时已经撑到了极限,与高手对峙极费心神,即便这样与哲之启对峙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耗尽心神不战而败。

“喂,你们到底打不打呀!”宛真儿实在是耐不住性子了,放声喊了出来。

朱文隐稍一定神,他拔出腰间的短刀向哲之启掷去,朱文隐的这一掷不知夺过多少人的性命,但对哲之启来说还是太简单了些。短刀速度极快,劲力十足。闪与不闪,朱文隐都有相应对策,这一掷看似简单,实则变化无穷,包含了朱文隐一生的修炼。

哲之启不慌不忙,随手一捉,竟将短刀握在手中,表情轻松,好似随手拍中蚊子一般。

朱文隐心想:乾元功果然是当世第一内功心法,料敌先机有如神助,什么样的战术恐怕都不能奏效了,只能在刀法上较高下了,毕竟他曾输在招式上。朱文隐冲到哲之启跟前挥刀便斩,哲之启拿短刀格挡,刚准备还他一掌时,朱文隐的第二刀已然斩下,哲之启只得抽刀格挡。朱文隐的刀是一刀未完,另一刀已到。短短数秒朱文隐已经连斩了十几刀,但每一刀都未尽全力,或者说每一刀都未斩完,而第二刀已经开始斩了。

哲之启挡了数十刀之后便有些吃力了,只见他将内里集中到了刀刃上,找准时机吸住了朱文隐的刀,然后突然将内里全部释放出来,将朱文隐弹开了。

“有点意思,这招叫什么名堂。”哲之启问道。

“无间大劫刀。”朱文隐说话时便有些喘了,可见这刀法极耗内力。

“这应该是你从十一年前那场比试里学到的吧。”

“没错。”朱文隐仍在极力调理内息。

“除去剑神,这天下间恐怕也只有你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朱文隐摇头苦笑:“哲前辈有所不知,这十年间武林中高手辈出据我所知,至少有三人武功不在我之下。”

“是谁?”哲之启被他的话勾起了兴趣。

“鹤羽楼楼主李闲春,葫芦山庄庄主韩凛,还有一个不知道名字。”

“不知道?”

“是。”

“既然连名字都不知道,你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武功不在你之下呢?”

“前段时间巨子被虏,恐怕与此人有关。”

“此事我有所耳闻,能掳走巨子,当真是不可小觑,真想见识一下啊。”

“倒是你,怎么又敢回中原了。”

“小子,话不要说得那么难听,我如今重返中原,那丫头敢说一个不字吗?”

朱文隐不置可否,说道:“你要查的事情可能与那人有关。”

哲之启低头沉吟,若有所思。此时在佛肩上的宛真儿早已听得不耐烦了:“喂,你们倒是打呀,啰啰嗦嗦的!”

“不打了,胜负已分。”朱文隐将刀收入刀鞘。

哲之启将短刀抛给他:“文隐,能不能打败我就看这三年之内了,突破这一层,你的武功将会一日千里。”

“这一层,便是我与剑神的差距,想要突破,谈何容易。”

“你也不必懊恼,天下练武之人何止百万,剑神却只得一个。”哲之启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对朱文隐说道:“我担保白家你所查之事无关,希望你能放过他们。”

“好。”说完朱文隐便转身离开了。

“那我呢,你快放我下来啊。”宛真儿看二人似乎根本没有理会自己的啥意思,一下子急了起来“前辈,别走啊!”

听到这句话的哲之启反而走的更快了,只留下了笑声在山间回荡。他笑声爽朗,如十六少年,声音却大如洪钟,惊得鸟雀在林中环绕。

夜间,白长安只觉得一阵尿急,三月夜里仍有些寒意,白长安缩在被褥里不想起夜。奈何尿意逼人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