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山:
在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的拉杰吉尔,有一座黑黝黝的山峰,高不过数百米,岩石裸露,并无繁密树林,只是点缀着一些低矮的杂树,四周被五座小山峰簇拥着,就是个乱石堆。虽然模样不起眼,但在佛教史上可是大名鼎鼎,这是佛经以及中《西游记》中常提到的“西天灵山”。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写灵鹫山的景色时写道:“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
作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灵鹫山地处佛教另一圣地菩提伽耶以北70公里。据称,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之后,便率众来到灵鹫山,受到摩揭陀国国王的优遇。佛祖对国王宣讲了一番高深佛理之后,国王大悦,便送他们一处竹林精舍居住。中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义净都先后前往这里参拜和居住过,并做过详细记录,至今仍是考证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灵鹫山位处恒河平原,周围都是一马平川,惟有此山以及跟前的几座小山挺拔而立,十分奇特。关于“灵鹫山”名字的来历,一说山顶有巨石矗立,形似鹫首;另一说山上时常集聚众多鹫鸟,因而得名。不管其来历如何,此山却是佛祖释迦牟尼曾经居住近五十年,修行、讲法和集结弟子的地方。灵鹫山与中国还有一段渊源。中国杭州灵隐寺后面有一座飞来峰,关于此山的名称由来,相传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来杭州,看到这山千洞百孔,怪石嶙峋,和故乡的灵鹫山形貌相似,就说这是从印度飞来的,始而得名。那时,中国人就听说印度有座灵鹫山。
灵鹫山又称耆阇崛山,坐落在恒河平原、比哈尔邦那烂陀和菩提伽耶之间,是印度佛教的圣地。灵鹫山山势奇特非凡,峰峦众多,周围都是一马平川,惟有此山以及跟前的几座小山挺拔而立。正峰峰顶矗立着一块岩石,形似鹫头,故名灵鹫山。还有一说是,这里山上鹫鸟很多,故而得名。当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讲佛法之后,与弟子来到这里,当地摩揭陀国国王曾请佛祖和众弟子到山峰附近的一座竹园中住宿。这里群峰之间有一个椭圆形的谷地,是古印度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的遗址。山顶上有一座古平台,是当年佛祖与诸弟子结集和讲经说法之地。相传,如来曾在这里讲过着名的《法华经》,如今这里只剩下了一块光秃秃的基石。通往平台的崎岖山路上还建有一座石桥,桥头立有“灵山桥”石碑。山坡旁石窟很多,都是当年众僧居处修行所在。山顶还有一座白塔,塔前石香炉上刻有中文“灵山”二字。中国晋朝高僧法显和唐朝高僧玄奘都曾云游到此。
可见,中国晋朝高僧法显和唐朝高僧玄奘就是个游客,只是那时条件艰难路途不便爬山涉水不容易,写点游记带回去就是“取经”了。
夕阳徐徐落下,灵鹫山又要迎来夜晚。谁能想到如此狭小的平台上,2500多年前佛祖在此讲经说法呢?
今天,灵鹫山脚下有一座白色门楼,为RB佛教徒所建,写着“常在灵鹫山,多宝山佛舍利塔”的横幅。山上有一能容纳十多人的平台,是佛祖昔日对众僧说法的地方,迄今仍香火不断,著名的《法华经》据称就是在这里进述的。目前,通往平台的崎岖山路上还建有一座石桥,桥头立有“灵山桥”石碑。山坡旁,石窟很多,都是当年众僧居处修行所在。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圆形白塔,与北海公园的白塔有些相像,为RB佛教徒所修的“世界和平塔”。
印度政府在众僧居处修行的石窟前立着一块介绍牌,清楚写着“中国僧人玄奘7世纪曾进过这些石窟……”
泰姬陵:
泰姬陵,是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它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的第二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兴建的陵墓,竣工于1654年。泰姬陵被广泛认为是“印度******文化的建筑”。
泰姬陵果然不负盛名。越是走近越是震撼,如此细致、端庄而又华美。它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杰罕为宠姬泰姬修筑的陵墓。它被称为“大理石的梦境”,我于此见识到了真正好的大理石。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泰姬陵对面的阿格拉城堡,为古皇都,外部全用红砂岩建筑而成。我们去的时候是黄昏,天色柔和。在里面走一走,坐一坐,望望天上庞大的飞鸟群,心里很安详。
一路看到了卓越的古迹,也看到了脏乱的现实。导游多杰说,也让我们看看现代时尚的印度。于是车开到这个据说是德里最时尚之一的商场。里面有各种世界大品牌,也有印度本地上好的针织产品等商品。购物的人不算少,不比深圳万象城购买大品牌的人少。而且,在这里,我们才看到了若干印度美女和帅哥。世界上有钱人的表情都是一样的,长着钱样。
昨天看了一篇专栏,他说,印度是个伟大的民主国家,其政府深谙经济理论,如果解决了深层次的腐败和落后的基础设施等等问题,印度的增长率将超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