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桃花成仙 周公纵火煮古井桃林成灰 桃花借势焚寄身得道成仙(2 / 4)

是烧不着树身,眼看着老桃树吐芽孕苞了,石锁冲过火网,来到树跟前,提起水桶,咕咚,咕咚浇上了第九十九担水。

大火为啥烧不着老桃树呢?这还得从那口古井说起:

远在帝尧时代,天降洪水,九州一遍黄汤,尧帝命崇伯候鲧出朝治水,练用土雍堵,没有治住洪水被判极刑处死。舜帝继位后,又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率领民工勘察水道流向改雍堵为疏导,大见工效?举水渐退。禹站在太行山上仔细察看水势,发现水面平稳,水面下却有潜流,卧牛城东南方有两股水流交会,白浪飞旋,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凹谷。禹王手举椿龙杵大喝一声:“开!”把杵深深扎进旋涡,用力一摇,随即拔出椿龙杵,那洪水就像虎突狼奔一样涌进了禹王新凿的水眼,没几天工夫,洪水就退了下去。原来禹王爷用椿龙杵凿的水眼接通了地脉,洪水顺着地脉流进东洋大海去了。这个水眼传到后世,就是桃花冈东沿上的这口古井。

因为古井之水饱含太阴、阙阴、少阴之精,用这三阴之水浇灌受伤的老桃树。就可抗拒周公神灯的纯阳之火。

周公把桃花冈烧成一片火海,不由开怀大笑。大火熄灭之后,见老桃树依旧青翠挺拔,感到事情不妙。掐指一算,‘方知是古井之水的缘故。随即又祭起神灯向古井砸去。

神灯在咒语的催动之下,飞到古井上空,打了一个旋转,钻进了井筒。接着只听、“咝—嚓”一声巨响,一团白气从井内冲出,把神灯顶进云彩里。井水随着白气喷出地面,迸起十丈多高的水柱。?水柱里出现一条青龙,张牙舞爪向神灯扑去。

这时,石锁担起两个水桶奔向古井,要汲第一百担水,被周公发现了。周公催动神灯避开青龙,化为一团烈火向石锁砸去。可怜石锁是个肉体凡胎的男儿,怎能抵住神火,不多一时便被大火活活烧死了。

一青龙冲上云端忽然不见神灯,低头一看,见油灯正在井口喷火,它长啸一声,张开木口喷出一支水柱射向神灯。

老周公看到眼里,又急忙念咒,只见那神灯二鼓一胀,.像母鸡下蛋一样,转眼变成八盏神灯,一齐喷火吐焰,与青龙缠绕在一起,盘旋翻滚,好一阵厮杀。

周公见一时难以取胜,又作一法,八盏神灯同时炸开,如同石榴崩籽一般,变成万千朵火花,漫天撒火围烧着青龙。青龙顾首难顾尾,顾左难顾右,烧得它皮焦肉燎,疼痛难忍,哀鸣一声,拖着残鳞伤躯,蹿向大海里去了。

周公见青龙败走,又命神灯钻进古井,,眨眼之间,井水就“咯嗒嗒”的象开锅一样,蒸腾起团团白雾。满满的一井水硬是被神灯煮开了。井水越煮越少、不久就被煮干了。

石锁被害,没来得及为老桃树浇第一百担水,桃花女的尸体吸饱了三阴之精,有了灵却不能彻底复活。桃花女就借山火焚烧了自己的寄身老桃树,化为一道灵光,飞向昆仑山西王母那里学道去了。

任老夫妇站在门口向桃村燎望,见山火熄灭就转身进屋,突然发现“草铺”上没有桃花的尸体,一阵惊慌,出门大声呼叫。只见从空中飘飘悠悠落下一张纸贴,任老汉接住,一看。上面写着四句言语:

“桃花仙子赴昆仑,临别故园泪涔涔。

待到大道成真日,再回东土孝双亲。”

任老汉看罢,仰天长叹一声说道,“真乃天数也!天数也!。。。。。。”

桃花女的灵魂自焚了寄身老桃树,化为一道灵光来到了昆仑山上空,,朝下一望,只见满山青翠,流泉淙淙,松柏树围罩着楼台殿阁,金光灿烂,祥云缭绕,真是地上难见,天上少有的仙境。

她正在观尝胜地仙府的美景,忽听有人喊叫:“桃花小儿还不快来见我!”随着喊声桃花女身不由己,轻飘飘地落在一蓬雪莲花上。刚刚站稳,旁边闪出一位红衣侍者,对她一甩拂尘,便脚不沾地地来到了一座宝殿前。

宝殿正中,端坐一位女仙。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眉清目秀,容颜绝伦。身穿黄金褡襡,腰佩分景剑,头戴太真衣婴冠,脚蹬玄播凤尾鞋。身后站立着两个侍女,神姿清发十分俊美。

她正在端详,忽听领她前来的侍者说道;“还不拜见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桃花女一听原来是西王母娘娘,急忙上前施礼参拜。

西王母见桃花女比比划划,不能言语,知道她还阳时还差一担水,便取一樽仙水小含一口,冲着桃花女扑地一喷,桃花女立刻觉着喉清舌灵,张嘴一试,能说话了。又倒地再拜:“多谢王母全语之恩。”

西王母命她站起,问道:“你知道你的身世吗?”桃花女说:“我知道一些。我原是蟠桃园中的桃花仙子。”西王母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听我讲给你听:上三世时你和周公本是玉皇的金童玉女;中三世时,你是我这蟠桃园中的一位仙子;下三世时,你二人本是玄天大帝真武帝君的降魔宝剑。周公是剑身,原为地轴太玄水精,育阳将军,黑灵尊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