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到全球大量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企业和商家,近百年的努力,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想想就头皮发麻,三进制可不是二进制加一,难度增加了何止十倍百倍,也许是万倍,这也是凭中国一个国家也无能为力的原因吧,不是汉语不能成为汇编语言,而是承担不了。
硬件的问题先放一边吧,借鉴也是学习的有效手段,而且还学得深入扎实。陈沐夕准备借助原始的汇编语言,来找到汉语与三进制的切入口。
陈沐夕一查资料才发现自己坐井观天,小看天下人了,前苏联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研究并生产出三进制计算机Сетунь,并投入使用。
三进制计算机,是以三进法数字系统为基础而发展的计算机。三进制逻辑相比较现今的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数字系统更接近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二进制计算规则非常简单但并不能完全表达人类想法。在一般情况下,命题不一定为真或假,还可能为未知。在三进制逻辑学中,1代表真;-1代表假;0代表未知。这种逻辑表达方式更符合计算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趋势。它为计算机的模糊运算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但电子工程师对这种非二进制的研究大都停留在表面或形式上,没有真正深入到实际应用中去。
三进制代码的一个特点是对称,即相反数的一致性,因此它就和二进制代码不同,不存在无符号数的概念。这样,三进制计算机的架构也要简单、稳定、经济得多。其指令系统也更便于阅读,而且非常高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真空管和晶体管等计算机元器件被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好的铁氧体磁芯和半导体二极管取代。这些电子元器件组成了一个很好的可控电流变压器,这为三进制逻辑电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为电压存在着三种状态:正电压(1)、零电压(0)和负电压(-1)。三进制逻辑电路非但比二进制逻辑电路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而且需要的设备和电能也更少。这些原因促成了三进制计算机Сетунь的诞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