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那些故事,那些感情(1)(1 / 2)

到此,陈沐夕也总在思考,那些大型系统用到的是些什么,和这些实例有没关系?这也太麻烦了,听说程序员每天就是对着电脑敲这些程序,千千万万的程序员像蚂蚁一样构建蚁巢,多繁杂。

机器语言是1和0,高电平是1,低电平是0;真为1,假为0。以英语为基础的机器语言,精准是它的优势,但也很呆板,而汉语里不确定的字词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字义模糊词义两可的汉语很多很多,也符合社会生活和自然规律。如果用非是即否来解决社会问题,那非乱套不可,最终的可能是机器统治人类,人工智能永远也不可能出现。

引用一片网文的意思:只用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就能表示从零到无穷大的整数,你想表示比十万多1的数,好办,100001就能表示了。如果加上小数点,还能表示从1到2之间的无限个小数,如果加上-就能表示无穷小的数......全中国13亿人的电话号码都能用只用数字而不用其他符号表示出来,而不会出现两个人同一个号码的情况。

计算机,只用0和1就能显示出我们人类不能达到的很多功能,这是一种进制语言,上面说的是十进制和二进制,进制语言追求的是精确。

英语也是一种进制语言,采用的是26进制,使用了26个符号(拉丁字母)他们是有序列的,就像10个数字加上一些符号可以表达你所要大的数,也能表达你所要小的数。英语也一样精确的表达一个从低到高,从大到小,等不同程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英语这门进制语言,可以做到很精确的情况,所以大部分科学技术都是使用进制语言的人发明的......

汉语呢?汉语不是一门进制语言,它没有基本的符号,符号之间不能排序,不能排序的语言就不能很好的表达从低到高,从大到小等不同程度的问题。计算机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就是一种必然,而不是一种偶然。进制语言是高级语言的一个特征,而汉语不是进制语言,所以汉语是低级语言.

以上大意是说汉语不如英语、印度语(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是印度),结果被中国网民骂成了狗:“我很想骂你,但想想我中华文字不是用来骂人的,所以你幸运了。”“真是太年幼了:表述同一事物字母化的语言要二倍于中文的词汇量!比如说“不管白猫黑猫,捉得老鼠就是好猫”要用英语来准确描述,非得成一论文不可,可是在中文里,个人认为,“不管坑蒙拐骗讹,只要来钱就是能力”只能体现其万分之一的意思!”

陈沐夕也有些无语了,中国没发明计算机,连语言也成低级的了。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把佛教传入中国惑乱民间就是高级的;美国人用英语发明了计算机,所以英美也是高级的了。

陈沐夕认为,汉语不是不能成为机器语言,那是她太高级了,你是用不了。找到真确的途径和方法,汉语才是成为智能语言的希望!

把二进制变成三进制是第一步,从数学角度看,0和1只用了数轴的正半个;从社会的角度看,除了好坏还有不好不坏,除了改革保守还有中庸,除了****右倾还有社会主义道路;从自然的角度看,宇宙中更多的是未知,没有单纯的上下方位,没有简单的善恶,没有绝对的光暗,没有除了神就是魔......三进制才符合这一切,要判断就要思考,能思考的机器语言才是智能程序,能用智能程序的设备才是“人工智能”。

看来要研究二进制与最初的汇编语言的关系了,陈沐夕苦笑,需要回过头去学。为了不使用那糟心的英语,为了解放中国亿万万同胞,咱拼了。

“第五章汉语与三进制”

陈沐夕查了资料才知道,与人脑用语言来进行思维一样,电脑也必须有自己的语言才能进行运转。人用大脑识别自己的母语和本族文字来思维,电脑用进制(硬件固设)辨识汇编语言和语音口令(音频再次汇编,要求更高)。所谓程序设计,正是依靠这种专用语言来实现某一种功用。二进制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直接来自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与计算机紧密相关。

目前的电脑是使用二进制来进行计算的,而不是用人们所熟悉的十进制。电脑的二进制记数法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所创。莱布尼兹受中国八卦图的启发,认为八卦图就是二进制记数的。二进制记数就是逢二进一的记数方法。形象地说,二进制就是两瓶酒装一盒,两盒装一箱,两箱装一柜,依此推进记录数值。如果是一柜一箱一盒零一瓶酒,用二进制就表示为1111,而十进制的表示则是15。电脑毕竟是一种机器,由于它独特的内部构造,因此只有采用二进制,计算和存储才很方便。

陈沐夕明白了,现在的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即使他解决了三进制编程的汇编语言,计算机不能识别也是白搭。要从计算机的设计硬件上做文章,这是个何等庞大而复杂的问题,现代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甚至之前,提出理论到最简单的机械计算机,再到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然后发展到现